“啊呼”
“啊呼”
驀然,火剛即將要全面燃燒起來的時候,老者呼氣時噴灑出的一顆大唾沫星子,把剛燃燒起來的火焰給撲滅了
“嘿,真倒霉”,老者自唾了一句,回頭看見站在他身后的李長青,絲毫不關心李長青為什么會出現在如此荒山野嶺,沾滿灰燼的臉上反而露出副急切地樣子向李長青問道“小伙子,有打火機沒有”。
“沒有”,李長青搖搖頭。
“火柴呢”
“沒有”
”你從哪里來的“,老者很委屈,有些小失望,從大鐵鍋的冷水中抓了一把野菜,直接在嘴里吃著,語氣很含糊地向李長青問道。
“從牧真觀后山云中湖左側的銅鼓包,跨過一線天,到風車口,從風車口,一路向下,經過兩塊和尚追尼姑的石頭,下到峽谷的底部,再順著峽谷的往上,就到你這石廟了”
李長青的方向感很好,只要走過一遍的路就都記得,娓娓道來。
“牧真觀啊呸“,老者聽到牧真觀三個字似乎十分不屑。
“牧真觀怎么了”,李長青可以感覺到老者語氣中的不滿。
“世界上只有一個牧真觀,就是你現在待的地方”,老者指著石廟說道。
“哪云中湖的牧真觀呢”,李長青頗為意外,又有些不解。
“假的那個棄徒傳下來騙香客錢的你不相信”
老者恨得牙癢癢地說道,隨即緊緊地盯著李長青反問道。
“信有這群龍吸水的格局,難怪張道清張真人生前死后得到七個皇帝的十七道敕封,玄宮山也因此成為道教名山”
李長青想到傳說中的玄宮道主張道清的事跡,結合此處群龍吸水的風水格局,李長青覺得老者說的話有幾分可靠性,起碼歷史上張道清創建的牧真觀極有可能就在石廟這里。
“看你年紀輕輕的,能看出群龍吸水的格局,跟陸謙小兒什么關系”
老者見李長青身上有氣息波動,又懂得群龍吸水的風水格局似乎想到什么。
“陸謙有過兩面之緣”,李長青淡淡地說道。
“有趣我怎么覺得你身上得到氣息有種很熟悉的感覺”
老者突然又不關心李長青跟陸謙的關系,走到李長青身旁,用鼻子圍著李長青嗅了一圈。
“是嘛汗水的味道嗎”,李長青不明所以,感覺怪怪的。
“不是,是你修煉出的氣息,似乎跟我有些相似,但感覺更加純粹為什么呢難道是”
老者陷入了深思中,想到到牧真觀世代的秘傳,一把拉著李長青到中間的神像前。
神像是一位中年道人的模樣,手中持著一塊石碑,石碑從中間斜著鍛煉,前一部分不見蹤影。
僅剩的半截石碑上刻著道德經的小部分“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你見過這塊類似的石碑沒有“,老者神情關切地問道。
“有可能見過“
李長青想起他那次在鐘南山第八峰被白猴帶到一個溶洞中,穿過溶洞有一個山谷,山谷里長滿了藥草,而且還有一塊斷裂的石碑,石碑上同業刻著道德經,他正是觸碰到那塊石碑才滿足了諸子百家道家職業開啟的條件,后來從系統中獲得了太上黃庭內景玉經的傳承。
石廟神像手中的半截石碑跟李長青在藥谷中發現得半截石碑無論從字體,還是字句的斷處,都可以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