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修煉的可是太上黃庭內景玉經”
老者似乎已經確定,神情透露著殷殷的期盼。
“嗯”,李長青神情微動,莫非系統給的太上黃庭玉經與玄宮山牧真觀有關系
“果不其然啊列位祖師在上,御制派牧真觀第三十二代傳人張仲魁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老者張仲魁狀若瘋狂,一時哭一時笑老淚縱橫,跪在石廟中間的石像前猛磕頭。
“終于等到這一天了你說你一直在等我”,李長青覺得張仲魁舉止神經兮兮的,心中大為疑惑地問道。
“故事得從明末說起,明朝末年爆發災荒,內有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外有皇太極的清軍虎視眈眈,牧真觀開山救濟災民,災民們聞聲而來,每天需要的糧食大大增加,到后來觀里也沒有余糧,連稀粥都供應不出來,聚集起來的流民卻越來越多,認為牧真觀的先輩們把糧食藏起來了,最終聚集起來的流民攻破牧真觀,沒有找到一粒米,就放火燒了牧真觀”
“很多牧真觀的先輩都死于那次動亂,只有小部分年輕的弟子在長輩的掩護下存活下來,可牧真觀就這么敗了”
張仲魁確認李長青修煉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后,明顯對李長青親切很多,向李長青訴說著當年的往事。
“可這跟我有得到的板塊道德碑,以及修煉的太上黃庭內景玉經有什么關系呢”
李長青通過張仲魁的講述可以感受到那戰火連天的年代里,人性丑惡的一面,但依舊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離太陽下山還有段時間,聽我慢慢給你講吧”,張仲魁恢復了平靜,繼續開口說著“從那次動亂中逃出來的都是些小輩,觀里的傳承絕大部分都遺失了,只保留了半部太上黃庭內景玉經,祖師爺神像手中的半塊道德碑也在那次動亂中不見了,在那以后玄宮山從道教五大道場中除名,不過牧真觀也算勉強傳承下來了,只是再也不負當年的氣派。”
“到了清末民初,御制派牧真觀第三十代傳人張時穹師爺天縱之才,及擅長梅花易數,用生命為代價推演另外半部太上黃庭內景玉經的下落,卻只留下了找到另外半截道德碑就能得到另外半部太黃庭內景玉經的遺言所以當我感受到你身上的氣息時,才會問你有關道德碑的事情”
聽完張仲魁的講述,李長青對那位牧真觀張時穹的箴言有些明了,道德碑只是開啟道家職業的條件,他的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并不是直接來源于道德碑,而是諸子百家系統出品的,雖然那位張時穹只是算了個大概,但也足以令人驚訝的。
同時也讓李長青對這個世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相比于歷史上那些驚才絕艷的人,自己即便有諸子百家系統,也需要有時間的積累才行啊
“我的確見過一塊跟你們祖師手中相似的道德碑,但我修煉的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可不是從道德碑中得來的,可既然我既然有緣得到了完整的太上黃庭內景玉經,也愿意幫你們御制派補全太上黃庭內景玉經的傳承”
李長青的抱負是在為往圣繼絕學,能讓一座千年道派有恢復舊日光輝的機會,自然不會吝嗇這么做的。
“哈哈,難得你這么爽快不過我已經是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即使得到完整的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又能怎么樣呢但你還很年輕,而且已經把太上黃庭內景玉經修煉到煉精化氣初期,將來也許能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說不定,你可愿意加入我們牧真觀“
事到臨頭,張仲魁頭腦非常清晰,跟剛才瘋癲的樣子判若兩人。
“不好意思”,李長青搖搖頭,他對御制派的規矩不是很了解,委婉地拒絕道。
“先不要忙著拒絕,我們御制派沒有任何拘束的,可以喝酒吃肉娶妻生子,只需要將御制派傳承下去就行了看你一副純善的樣子,怎么忍心拒絕一位行將就木的老者的要求呢”
張仲魁傳得破衣爛衫,臉上粘著烏漆嘛黑的鍋盔,擺出一副萬分可憐的樣子對李長青說道。
“沒有任何約束”,李長青再次問道。
“嗯嗯”,張仲魁飛快地點點頭。
“好吧,我答應你了”
李長青本來就有很多身份,也不在乎再多一個了,而且看著張仲魁如此大的年紀,在山野中守護著御制派最后的香火,動了惻隱之心。
“那我就代師收徒,你跟我一樣是御制派第三十二代弟子,因為南宋朝寧宗親自給我們擬定字輩行系,所以我們才稱為御制派。其四十個字是道宗元太希,唯天可守之,以智紹禰祖,端顯應良師,公子茂中景,叔孫克世時,孟仲季若善,居處自然熙。,咱們都是仲字派,不如你的道號就叫仲寧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