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嬤嬤的話后,張父臉色一白,剛才呵斥張狗剩的氣勢都不見了,囁嚅著道“這,娘,真的像嗎”
“我,我不記得了。”
他只見過年輕時候的王員外一兩回,后來再見的時候,對方就如發面饅頭一樣胖乎乎的了,所以還真沒意識到張狗剩和王員外長得像。
但他不記得,張嬤嬤卻是記得的。
“趕緊讓他走”她惡狠狠地對兒子道。
張父緊張回答“是,是,我等下就帶他回去。這次是因為我昨天干活閃到腰了,所以才讓他挑著籮筐跟在后頭的。”
“對了,籮筐”
張父眼前一亮,對張嬤嬤道“娘,我帶了些富貴愛吃的咸菜來,就在籮筐里呢。也不知道現在富貴還愛不愛吃,我記得您說過他小時候愛吃咱們家的咸菜。”
一說到乖孫,張嬤嬤的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愛吃著呢,”她道“每年我都要給他做上一些,對了,你帶的是翠娘做的吧翠娘是富貴親娘,她做的咸菜,是該要富貴嘗嘗。”
她想了想道“這樣吧,你跟我進來。”
張嬤嬤小聲道“你好幾年沒見過富貴了吧,待會兒我領你去見見他。富貴如今跟著夫子讀書,已經會背詩了呢,字也寫得好,老大一個”
“至于狗剩,你就先讓他回去吧。”
能見到親兒子,張父自然沒有意見,他把張狗剩打發走,然后不顧自己還隱隱抽痛的老腰,挑起沉重的籮筐就進了王家后門。
但在張嬤嬤的帶領下如愿見到親兒子王富貴的張父,卻并沒有像想象里那樣得到親兒子的歡迎,反而被一陣鄙夷。
王富貴覺得張嬤嬤怕是老糊涂了,什么阿貓阿狗都往自己跟前引,于是眼角也沒給一個,只看在張嬤嬤的份上,讓身邊的貌美丫鬟賞了一個荷包。
而丫鬟把張父當做是來打秋風的,不但毫無尊重,還讓他給王富貴磕頭謝恩。
但張父怎么愿意給親兒子磕頭呢,他錯愕、驚慌、為難
可知曉事情真相的張嬤嬤竟然不阻止,她不但不阻止,還看著注意到張父表情后顯得不高興的王富貴,轉頭讓張父磕頭。
此外,她還對王富貴討好地道“富貴少爺,我這兒子沒見過什么世面,您別生氣。”然后她又嚴厲地對張父道“還不快給富貴少爺磕頭”
“富貴少爺可是王家獨孫,金貴著呢”
于是張父茫然地磕了頭,茫然地出了王家。
至于張父想讓張嬤嬤牽線,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王家下人的事,當然也是沒成。張嬤嬤覺得王富貴總有一日是要認祖歸宗的,到時候自家會有享不盡的福,多一個下人姐夫算什么事呢,還不如給大孫女挑個老實的人家。
等王富貴成了張富貴,再讓他扶持一把也就是了。
寫到這里,傅文鈺停下了筆。
他覺得這個場景極具諷刺意味,讀者們讀到這里的時候,肯定會情緒激動。
而不管他們是心疼到家門卻不能入,反而被趕走的張狗剩,還是憤怒老子反而要給兒子磕頭的張父,亦或者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張嬤嬤,傅文鈺的目的都達到了。
他從祭天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中學到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平平無奇的文是沒有出路的
就要狗血,就要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