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鈺是在家里看到那份柳州小報的。
和現代字字分明,并且排版好看,有圖有畫的報紙不一樣,這份古代版的報紙不但紙張更小,而且上面的字也更大,內容更是少了許多。
比如傅文鈺最關注的話本,上面就只有三篇。
一篇是他也很喜歡的樵夫,作者是三柳先生。另外一篇傅文鈺也有幾分眼熟,貌似是那天在開元書坊翻看過的東廂記。一本講大家閨秀典賣嫁妝供夫婿科舉,然后在夫婿考中狀元后病逝,然后夫婿成為駙馬的話本子,作者是一個叫做孫秀才的人,也不知道這個名字是筆名還是本人就是一個有功名的秀才。
最后一篇就是傅文鈺的鳩占鵲巢真假少爺難分辨了,至于報紙上的其他地方,除了慣例的詩詞歌賦外,還印了一些店鋪的名稱以及簡略的介紹。
比如最顯眼的地方,印的就是一家叫做富貴酒樓的飯店。
寫的人非常懂得食客的心理,將酒樓的招牌菜和味道都印了上去。比如和羊有關的菜肴就有十多種,如羊蹄筍、酒蒸羊、五味杏酪羊等等,如果不喜歡吃羊肉,那也有蟹釀橙、筍蒸鵝等各式雞鴨魚肉可以選擇。
它們或酥香、或鮮美、或香氣濃郁,讓人看著就流口水。
傅文鈺艱難地移開了目光,他覺得出孝后,一定要和家人去這家酒樓嘗嘗鮮,讓小二把每樣招牌菜都上一份。
現在他還是專心看話本吧。
印在報紙上的三篇話本都只有一個開頭,每篇大概三千字左右。其他兩篇進度稍快,但他的那篇,三千字只講完了張嬤嬤換子。
送報紙來的是伙計張二。
他不但把報紙送來,還給傅文鈺帶了一堆東西。
“文鈺,這三十兩是我們東家給的謝禮,謝你給他出了這個連載和廣告的主意。其他東西有些是東家給的,有些則是我叔安排的。我叔說了,你的那個廣告的主意真不錯,我們東家把自家酒樓的好菜都寫在了報紙上,結果真的有很多人上門。”
“所以現在誰家的鋪子想要被印在報紙上,讓全州十二縣的人都知道,得給柳州小報的人一筆銀子呢,他們都很歡喜。”
傅文鈺沒想到還有三十兩的意外之喜。
他高興地把銀票收了起來,但聽張二這話,他們東家是沒把正在連載的這幾本話本放在眼里,目光都停留在能帶來客人的廣告上了。
這不奇怪。
開元書坊的東家,只是還沒有領悟到連載文的魅力罷了。
傅文鈺沒再對柳州小報發表什么意見,他把自己修改好的兩萬字拿了出來,對張二道“張二哥,你正好過來了,那我就把接下來的稿子給你吧。我現在寫到了關鍵部分,再給我半個月左右就能寫完了。”
他給張二的是二次修改后的,劇情正好進展到王富貴打死人那部分。
兩次的稿子加起來一共是四萬字,按照目前五天印一次,一次三千余字的速度,這四萬稿子夠他們用兩個月了。等過段時間傅文鈺把真假少爺這篇話本寫完,就可以拿去印刷成本,搶在報紙發大結局之前賣出去,到時候肯定會有想提前看結局的讀者前來購買的。報紙流傳得越廣,這些人就會越多。
那傅文鈺的目的就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