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沒有小說網站的古代,作者想要獲得更高的收入,只能靠賣書,書賣得越多分到的稿費也就越多。
張二就沒想這么多了,他得知傅文鈺又寫了新內容,頓時喜出望外。“文鈺,快給我看看。”他伸手接過稿子,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看到精彩之處,不由得拍案叫絕。
“好”
“文鈺你寫得太好了”
“我跟你說啊,你的這個話本好多人喜歡。我們東家按照你的意見,將話本分開,隔幾天就印一章,現在已經有人上門來買了。”
說到這里,他忽地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道“劉少爺你聽說過吧就是我們柳州城有名的劉紈绔啊,他爹是舉人的那個。”
這個人傅文鈺知道。
“我知道,以前我們家還在城里住的時候,聽說過他。”
畢竟一連死了四個未婚妻的人還是很少見的,聽說他的第四任未婚妻落水身亡之后,從此全柳州的媒婆,見了他都繞道走。這位劉紈绔和陳地主家的那位傻兒子,在柳州的相親市場上,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見傅文鈺聽說過劉少爺的名字,張二也就不多做介紹,而是道“劉少爺很喜歡你寫的話本,第二天就讓人來問后面的部分呢。”
“聽說沒寫完,他還不太高興。”
“文鈺,你趕緊寫,多寫點。”張二伸手拍了拍傅文鈺的肩膀,鼓勵道“我聽我叔說,已經有書販來問小報的事了,然后城里的那些茶樓瓦舍,也讓我們多送幾份過去呢,說是他們的客人很喜歡。”
“我叔說等以后小報賣得多了,還會給你分銀子”
這話傅文鈺愛聽。
他當即點頭,“你回去跟張叔說一聲,這篇話本我心里有數,很快就能夠寫完了。等全部寫完,我再送過去。”
因為柳州小報是五天才印一次,傅文鈺之前送過去的存稿以及現在的這兩萬字夠他們用很長一段時間了,所以他這話說得信心十足。
送走張二之后,傅文鈺提著東西找到了周氏。
“娘,這是開元書坊的東家給的。”
“這,這么多”正在和傅蓉一起整理做絨花的絲線的周氏看著簇新的三十兩銀票,又看著桌面上的點心盒子,驚訝地問道。
“文鈺,書坊那邊怎么又給你這么多銀子”據她所知,兒子最近都在忙著寫話本,寫完一段還會給她們看,沒有寫第二本的意思啊。
這事沒什么不能說的。
傅文鈺直接把柳州小報拿了出來,張二這次帶了兩份,他便給了周氏一份,同時解釋道“娘,您看這是最近一次的柳州小報。”
“我的話本就印在了這份小報上,而且除了我的話本之外,還有其他兩個人的話本也印在了上面。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廣告,娘您理解為告示也行。開元書坊的東家把自家的鋪子名稱,還有賣什么東西印在了上面,結果真的吸引到了新客人。所以為了感謝我出的這個主意,他便給了我這三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