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鈺也不覺得看話本有什么不好的,如今的傅蓉和之前被傅二嬸三兩句話就嚇得躲到廚房里臉色發白相比,可活潑多了。
這是好事。
在他看來,周氏這種行為跟現代那些不準女兒高中、大學談戀愛,然后一畢業就讓她們帶男朋友回來的家長差不多。
在家做姑娘的時候只教一些好的,不讓她們接觸社會的陰暗一面,然后嫁了人遇到困難了,又要讓她們能夠立起來,好像人能夠一夜之間長大一樣。
真是想太多了,怎么可能呢
當然了,周氏是他親娘,話肯定不能說得這么直接。所以傅文鈺插口道“娘,我覺得妹妹這樣挺好的。她的想法并沒有錯誤的地方。而且從書本上多認識一些不同的壞人,對她以后是有好處的。”
“我們不能有害人之心,但不能沒有防人之心。”
周氏皺眉,“哪兒有那么多的壞人”
“而且我們以后肯定會給蓉兒選個好人家,不會讓她遇到這些糟心事的。文鈺,我們家現在是越來越好了,蓉兒可不能犯了口舌的忌諱,免得將來遭婆家嫌棄。”
“娘,這你就想錯了。”
傅文鈺舉了一個最近的例子,“就比如二叔和二嬸吧,我們之前一直以為他們是好人,爹還在的時候,對二叔也多有幫扶,還跟我說等以后考中了功名,也不能忘了二叔一家,可誰能想到他們滿肚子壞水呢”
“妹妹以后也沒準會遇到很多的壞人,亦或者是懷有自己小心思的人,現在多知道一些是好事,總不能讓她遇到了再手足無措吧”
“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周氏遲疑了,“這”
她心里是想把女兒教養成大家閨秀的,尤其是眼見著家里越來越好的現在。可兒子說的也很有道理,萬一女兒將來也像自己一樣,遇上了二房的劉氏那么個妯娌,什么都不知道的她,豈不是也要吃大虧
見周氏的表情略有松動,傅文鈺也知道不能急于一時,于是道“當然了,娘你考慮得也有道理。”
所以他又看向了傅蓉,朝她眨了眨眼睛,“所以妹妹,這些話呢往后就在家里說,在外面就不要說別人不好了,這樣就解決了。”
“娘,你說好不好”
傅蓉心領神會,忙緊張地看向了周氏,“娘,哥哥說得對,唔,我以后就在家里說一說,在外面肯定謹言慎行”
周氏苦笑搖頭,“你們都說到這份上了,娘哪有不同意的。”
于是這個小小的矛盾,暫時就解決了。
因為獲得了周氏和傅蓉這兩個本地讀者的認同,傅文鈺便不再修改結局,打算第二天直接將稿件拿到開元書坊,順便跟張掌柜商量一下印書的問題,以及后續應該怎么推廣。
周氏要去摘野菜,不打算跟他一起去。
傅蓉倒是愿意一起,因為她的繡線用完了,要去補貨。但她膽子小、年齡也小,周氏不放心,所以最后的結果是傅文鈺自己去。
第二天一早,他就出發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