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鈺“”
這個唐員外,有點虎啊。
不過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黃家大兒媳婦聽說唐員外愿意送走小姑和孩子,并且還讓他們收拾細軟,不再追究后。就讓唐員外賭咒發誓,接著痛快地把孩子的下落說了出來。
聽完后,族長傅文成最先感嘆,“這也就是唐員外你,若是換了別人,恐怕即便是賭咒發誓,她也不會信的。”
“是啊是啊。”其他人紛紛感慨。
不是所有人的話其他人都會相信的,尤其黃家人在做下了那等事情之后,難道他們不會害怕唐家的報復但那位婦人還是相信了,一來是迫不得已,不相信也不能了,二來也是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唐家在本地的名聲一直不錯,祖上還有被稱為唐大善人,備受百姓敬佩的祖宗。所以兩相結合之下,才有了今天的結果。
唐員外顯然也深知這一點。
所以他轉頭對傅文鈺道“文鈺,若不是你的這篇話本,我恐怕一輩子都不會發現真相。亦或者以后機緣巧合能發現,但我那孩子也已經受苦多年了,能不能活著都不知道。”
“你對我們家,是恩同再造”
“所以我今日略備了點薄禮,特地來感謝你。”他這話還沒說完,身邊站著的管家模樣人物就出去了,然后一個個禮盒便如流水一般被送了進來,把案桌放滿了還不算,地上也堆了兩堆。
薄,薄禮
傅文鈺覺得,唐員外對薄禮這個詞,是不是有什么誤解明明他上次去請族長幫忙時提著的那兩包,順手從茶樓打包回來的點心才是薄禮啊。
這會不會給得太多了
但下一瞬間,唐員外的動作就讓傅文鈺知道了,他還可以給更多,因為對方直接從袖子的口袋里取出了一張地契。
良田一百畝
當唐員外說出“這區區一百畝地,便是我這個做父親的,替一善那孩子給救命恩人的謝禮”的時候,屋子內外都沸騰了。
恍惚間,傅文鈺更是聽到了傅青石那不敢置信的驚呼聲。
“一,一百畝地”
唐員外對眾人的驚呼置若罔聞,直直地看著傅文鈺道“一善,對了來之前我與娘子商議過,決定就給孩子取名為一善,就和文鈺你話本里寫的一樣,希望他能如王一善般平安長大,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我把一善救回來的時候,他已經在那林子里待了一天,不但遍體鱗傷,瘦骨嶙峋,還渾渾噩噩滿口胡話,燒得不省人事。”
“大夫說再晚,就救不回來了。”
“如此恩情,豈能一句多謝便了結所以還請文鈺你收下這些謝禮,如此我們一家才能心安啊”
傅文鈺“”
他左右為難起來,或許這些謝禮對于唐家來說真的只是“薄禮”,不值一提。但對于他可不是這樣啊,給得太多了
接,還是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