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傅文鈺還是決定拒絕。
說實話,如果對方給的不是這么多,比如說只給了一百兩銀子,或許他就收下了。畢竟在這件事情上,他的確是有功勞的,不收人家也不安心。
但還是那句話,唐員外他給得實在太多了啊
一百畝地是多少
在地方上土地兼并又漸漸開始了的現在,有錢也難買地。一百畝地的價值絕對在一千兩以上。而且這種明顯是連成了一片的地,報價更高也有的是人要。
可一旦他接受了這筆饋贈,他們家的財富瞬間就會竄進村子前三,乍然暴富對他們一家三口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沒看唐員外把地契拿出來之后,在場所有的人包括族長傅文成都站了起來,呼吸也都變得急促,而且屋里屋外還有私語聲傳來嗎
那可是一千兩啊
傅文鈺實在沒有辦法說服自己接受這么多錢。
所以他嚴肅道“這太貴重了,還請收回去吧。”
為了讓對方收回去,傅文鈺還想出了個理由,“這件事其實是貴府先人保佑,和我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不然你們夫婦討論話本內容的時候,那丫鬟也不會正巧進來,更不會因為焦急于孩子的丟失,方寸大亂。”
“我只是碰巧罷了。”
“所以不能收這么貴重的禮物。”
唐員外略微遲疑,但看到傅文鈺堅定的目光后,他還是把那張地契收了起來,但沒等傅文鈺松口氣,他又拿出了另一張。
并且這次唐員外還誠懇道“文鈺,一百畝地你嫌貴重不愿意收,那這張五十畝的你非得收下不可。你們讀書人不是經常說孔夫子和子貢、子路的故事嗎施了恩惠卻不求回報,孔夫子都說了是不好的啊。”
“我們唐家,自曾祖以來便樂善好施,知恩圖報,捐橋鋪路的事做過不少。是以才得諸多親朋好友相助,積攢下了如今這份家業。”
“如今整個柳州城的人都知道,我兒能找回來,文鈺你功不可沒。”
“你若是不收我的謝禮,傳揚出去豈不是讓人覺得我唐家是知恩不報之人若真是如此,那我可沒臉面見祖宗了,還請不要再推遲了。”
這回就輪到傅文鈺語塞了,“這。”
孔子和子貢、子路的事,他是知道的。
子貢贖奴不收回報,子路救人坦然接受謝禮,孔子批評了子貢,卻贊揚了子路,并說前者拉高了道德門檻,會讓人不敢再去贖奴。這兩個故事結合起來,講的是言傳身教和知恩圖報會形成一種示范效應。接受別人的報答不是一件壞事,在道德上也沒有瑕疵,并且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
也就是說,唐員外的意思是你不要不好意思收謝禮,孔子都說了施恩與人,接受回報是一件正確的事,所以你不要有心理負擔。
你收下了謝禮,我會很高興。
傅文鈺想了想,還是回答“但,這也太貴重了。”
正在這時,進來后一直沒說話的張掌柜也勸道“文鈺,你收下吧。”
“唐員外是誠心誠意想要謝你的,不然也不會親自來此。這些謝禮對唐員外而言并不貴重,若是給少了,才是辱沒了他啊。”
唐員外點頭,“不錯。”
其實他最開始是打算直接給一筆銀子的,但后來打聽到傅家分家的情況,以及傅家大房只有孤兒寡母,于是便把銀子換成了地契。
這時,傅家其他人也朝傅文鈺使眼色。
傅文鈺眼睛不瞎,心也不瞎,當然明白了他們的意思。而且既然話都說到了這份上,他再不收下的話就要得罪人了,于是便伸手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