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多謝唐大哥了。”
唐員外哈哈笑了起來,“我也要多謝你啊。”
送完了禮的唐員外,沒有再在傅家村久留。
他起身告辭,“一善還在病中,我心里實在是惦記得很,就不多留了。等他病好我再帶他前來道謝。”然后他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文鈺你將來若是遇到了難處,可一定要來找我,在柳州境內,我唐家還是說得上話的。”
“不必遠送了,告辭,告辭。”
唐員外說不用送,但事實上不可能不送。
傅文鈺當即走在最前面,跟傅文成等人一起親自送出門去,看著唐員外和張掌柜登上了來時的馬車,至于張二則去了另一輛。臨走前,張二還悄悄地跟傅文鈺說,他的那本話本已經開始刻印了,等印好后再拿來給他過目。
傅文鈺頓時一喜,沒想到他們的動作還是挺快的。
送走唐員外后,幾人又回到了屋內。
此時因為只有傅家村的人在,所以氣氛放松了很多。剛剛在唐員外面前緊張到不敢開口,只在最開始寒暄了兩句家常的傅大石最先發話。
“文鈺,快給我看看。”
“唐員外真的給了你五十畝地嗎”他緊張地問道“你有沒有瞧見那地契里寫著的是水田還是旱地,是良田還是薄田”
“那塊地是在哪兒的離村里近嗎”
“一共是五十三畝。”
傅文鈺把那張地契拿了出來,剛才接過之后他就發現了,唐員外說是五十畝,但實際上這張地契卻不止五十畝,而是有整整五十三畝。而且除了十余畝是中等的田地之外,其余的都是上好的良田,這在地契上是注明了的。
“竟有五十三畝”
傅大石的雙手顫抖起來,接過地契仔細打量。
而此時,傅青石則沒忍住道“五十三畝算什么,剛剛那唐員外可是拿出了一百畝呢,文鈺你怎么沒收下”
傅文鈺淡定回答“一百畝太多了。”
“一百畝怎么會多呢”傅青石酸溜溜地道,“陳地主家里也只有兩百畝地,除了他之外我們村最多地的要數文成家,但他家也只有一百多畝。”
“一百畝地,整整一百畝地啊”
傅青石絮絮叨叨,竟是癡了一般,“一百畝地一年能收多少糧食,那些糧食又能賣多少錢啊,發財了,發財了。”
這時候,傅文成突然道“文鈺做得對。”
發現所有人都看向了自己,他又仔細解釋,“今天唐員外顯然是帶了兩張地契的,他先給一百畝的那一張,在感激文鈺的同時,何嘗不是也在考驗文鈺如果文鈺是那種貪得無厭的人,他便用一百畝地買斷他對唐家的恩情。”
“任誰都說不出不是來。”
“但文鈺堅決不收,并且說自己做的事配不上那樣重的厚禮,于是他才又拿出了五十三畝的這一張。并且臨走的時候,還讓文鈺以后遇到難事,就去找他幫忙。后面這個才是要緊的,不是幾畝地能衡量的事。”
傅文成轉頭看向傅文鈺,鄭重地提醒道“文鈺,你可能不知道,唐家在柳州可不是尋常的大戶人家。他們家自曾祖時起便樂善好施,與許多人結下善緣。聽說我們柳州出去的某些官員也受過他們家的恩惠。”
“與他們家交好,對你是有好處的。”
鄒童生也點頭,“不錯,我在城里讀書的時候,也聽人說過唐家。”
“他們家有一座藏書樓,得了唐家眼緣的學子可以進去看書。所以他們家的名聲在讀書人里很好。”他說這話的時候,感慨地望著傅文鈺,顯然是想到傅文鈺得了唐員外的這句承諾,以后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