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的包大人,是個大清官啊。”
“他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心亦如明鏡一般。而且飽讀詩書的他不但才識淵博,還知道許多不為人知的辦案方法。”
“就比如這一回,大清官包大人見王員外心急如焚,便提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能夠驗明誰和誰才是親父子,那就是滴血認親”
“所以”
奉先生講的這段,是真假少爺里滴血認親的過程,也是今天剛發表的內容。因為話本是自己寫的,所以傅文鈺難免有些分神。他一邊耳朵聽著奉先生激情洋溢的講述,一邊耳朵則留意著其他客人們的動靜。
左邊是劉昌淼和那位不知道姓名的男子。
劉昌淼似乎怒氣已消。
聽到這里的時候,他好奇地道“胡大哥,你說為什么王員外、張狗剩和王富貴三人的血會融合在一起呢”
“那位包大人都說了啊,血脈至親并不會改變。若是親父子,那他們的血必能相融,若不能相融,兩人便沒有父子緣分。既然如此,那為何王富貴不是王員外的親兒子,但他們的血卻能融合在一起”
那位胡大哥沉吟片刻,忽然道。
“或許,王富貴的生母以前是王員外的通房丫鬟或者侍妾,王富貴是王員外的庶子。如此一來,他們便也有父子”
“咳咳咳咳咳”
聽到這樣離譜的猜測,傅文鈺突然被口中的茶葉蛋嗆住,劇烈地咳嗽了起來。嚇得他連忙拿起茶壺,灌了自己幾杯茶水。
呃,那什么
這位胡先生的猜測,也太勁爆了吧
而且他在文里明明有寫,張母以前從未到過王家啊,公堂上是她和王富貴這個親兒子的第一次見面,她也是一個悲劇人物。所以最后真相揭露,張家大勢已去的時候,她才會崩潰地抱著王富貴,想讓他喊自己一聲娘。
唔,不對,這部分內容在后面,他們還沒看到呢。
而此時,劉昌淼似乎也被這個猜測嚇了一跳,激烈地反駁道“不可能王員外不是那樣的人,他是個大善人,大英雄”
“王富貴不可能是他的庶子。”
“絕不可能”
“我,我,”他突然站了起來,往門外沖去,“不行,我要去找傅文鈺,我要讓他改,王富貴不能是王員外的庶子,不能是”
“昌淼”
那位胡大哥看著劉昌淼領著小廝一路橫沖直撞,不管不顧的背影,眉頭皺了起來。
他側頭吩咐了幾句,旁邊便有一個大漢立刻起身追了出去。而后胡大哥搖搖頭,目光復又移到了戲臺之中,偶爾聽得興起,還叫好出聲。
傅文鈺同樣皺起眉頭。
劉少爺這個反應,好像不太對勁啊。
他仔細想了想,發現記憶里劉家兩兄弟貌似是同母。當年劉大少爺劉昌炎以十三歲稚齡考中秀才時,城內沸沸揚揚了好一陣子的。那時就有人把當年才五六歲,剛剛讀書沒多久,字恐怕都還沒認全的劉昌淼拿出來和他哥進行比較。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大家說他們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因為私塾和家里,甚至是整座柳州城都說過這件事,而且說了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大半個月,后面每逢秀才試還會拿出來再說一遍,所以過了很久之后原身都還記得。
難道劉舉人有庶子
劉家還上演了小妾是真愛、正房是意外的狗血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