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練氣,識字后可強身健體。
秀才筑基,考中秀才后可延壽五十年。
也就是說一個秀才沒有意外的話能活一百五十歲。
再往下考就是舉人,舉人相當于結丹期,可延壽百年。而進士則等于元嬰期,延壽兩百年,也就是說一個進士可以活到三百歲。至于做官之后,則根據官位的不同增加不同的壽元,最后止步超品,享千年壽元。
貶官及被剝奪功名,則壽元也會相應減少。
而除了官位之外,還有專用于皇室及武將的爵位。
皇帝壽元萬年,壽終正寢后自動位列仙班,亦或者是功滿后自己飛升。而太子壽元五千年、王爺則對應官位的超品,最低的伯爵對應舉人,分別享有不同的壽元。
所以話本里不允許女子讀書科舉的前朝到了后期,十幾歲的妙齡少女嫁給幾十歲、一兩百歲、甚至是五六百歲的老頭屢見不鮮。
一個壽元千年的官員一生能娶十余位妻子,納妾百余位。
而女子出生之后,只有嫁人這一條路可以選,年老色衰后還會被拋棄,被新人取代。即使有些少年夫妻恩愛無比,但當男子考中功名延年益壽,模樣幾十年未變,而女子卻逐漸老去,雙方都受不了這個打擊。
不是沒有人教妻子或女兒、孫女讀書,但不能通過考科舉增加壽命的她們即便讀書識字,短壽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或許冥冥之中上天已經注定,自某一年起,不斷有女子不約而同地喊出了生而為人,憑什么我們就得先死、反正都要死,不如在嫁給老頭之前死、死后投男胎,修煉成仙的口號,兩千年間女子自盡者無數。
以此同時,也有大量的男子受不了接連失去妻子、女兒、孫女等的打擊,從此放棄修煉郁郁寡歡,亦或者干脆自盡追隨而去。
為了避免女兒淪為權貴妾室或者奴仆,從此身不由己,有些百姓還會在生下女兒后含淚溺死。到了后來,連秀才都無妻可娶。
所以前朝末年,本朝皇帝得仙人授命,推翻前朝建立新朝,并且鼓勵女子讀書科舉,誰家不讓女兒讀書還會被罰銀。
而所有人不管是誰想要飛升成仙,都只有立下有利于百姓的功德才行。比如孔子與荀子等人便是立下了“教化”之功,所以才雙雙飛升。
與此同時“功德”也是判定一個人是否德不配位的有效手段,沒有能力卻身居高位,只會“虛不受補”地迅速死去。
最近一個飛升的人,從此長生不老的是本朝的第一任皇帝。他在朝中出現第一位女性超品官員之后,于文武百官的注視下恢復了年輕時候的模樣,功德圓滿白日飛升。
也因此,圍觀的百姓們絲毫不覺得縣案首是個女的很奇怪。他們只會嘲諷陳三多學了七八年,卻還考不過自己的妹妹。
正當盛文津津有味地聽著鄉親們說話的時候,二牛忽地大喊出聲“盛文你快看,天上的文曲星亮起來了”
“文曲星亮起來了”
“他們肯定正在祭拜。”
“快看,孔廟也亮起來了”
盛文抬頭一看,眼前一片明亮,這片亮光不但照亮了他的眼睛,也照進了他的心里。與此同時,他也在心中默念。
“我也要讀書科舉,要飛升成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