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廟回來之后,激動的盛文跟父母說想去學堂讀書。
在科舉修仙的世界里,人人都要讀書識字,人人想要考取功名。
但功名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
當人人都能讀書的時候,考取功名的難度就呈幾何倍數攀升。
經過近萬年的發展,科舉考試不再是只考四書五經,而是考君子三藝。書、法、侶這三項統統都要考。
書指的是讀書,如詩詞歌賦、文章等等。法指的是斗法,就是與人爭斗的本事。而侶則是指煉丹、畫符、種植、養寵、樂器、舞蹈等等一系列的輔助技能,是能讓一個人在社會立足,可以謀生的本事。
盛文父母見他真心想要早些讀書,而且考中秀才之前,讀書也不用束脩,所以便找了離家比較近的一處學堂,將他送了過去。正好二牛家里也是一樣的打算,也是兩個小孩就正式開始了讀書。
學堂第一課,教導的便是歷史與常識。
臺上的女夫子從前朝的歷史說到了本朝的歷史,接著她說著說著,便提到了大家最關心的成仙一事,于是環視了一圈。
“你們有誰知道,要如何成仙啊”
臺下的小孩子們紛紛舉起手,“我知道我知道。”
女夫子隨手點了一個,“那陳十二你來說。”
被點中的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站了起來大聲說道“要讀書科舉,然后做官幫助百姓,積攢功德成仙。或者通過著書立傳,教化,精研各種技藝成仙。”
“陳十二說得不錯。”
女夫子點頭道“進士三年一次,當我們考中進士之后,便可延壽兩百年,夫子我便是一百二十年前那一科的進士。”
“所以你們別看我如今才三十余歲的模樣,但實際上我已經兩百一十二歲了。”
眾小孩包括盛文和二牛在內齊齊驚呼。
“哇,夫子是進士耶。”
“我爹娘只是舉人而已,不是進士。”
“夫子已經兩百歲了,好厲害。”
“可夫子好老哦,我祖母今年才八十歲,夫子已經兩百多歲了。那我們以后要叫她老婆婆還是夫子啊,她比我祖母還要老啊。”
耳聰目明的女夫子“”
女夫子深吸了一口氣,默念這些都只是孩子,然后才輕咳了兩聲道“安靜,你們都聽好了。這也是所有剛開蒙的小孩子們都必須牢記的一句話。”
“那就是不成進士,皆為螻蟻。”
“幾乎所有人的修仙之路,都是從進士之后才開始的。”
小孩們頓時安靜下來,凝神細聽。
看到他們認真的表情,女夫子滿意點頭,“為什么會說對絕大部分人而言,考中進士之后,你的修仙之路才會真正地開始”
“壽元只是其一。”
“其二便是只有考中進士,你才會真正地接觸到成仙的途徑。最為常見的成仙途徑有兩條,一條是為官做宰,積攢功德成仙。”
她表情嚴肅地道“我說的為官做宰,并不僅僅是指在朝堂上如何,而是指像我以及其他無數人一樣,選擇了入世這條途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