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世為人的林濤是清楚小地方和大城市消費能力的區別的。特別是消費水平排全國前十的迪化,雖然一直是三線城市,卻在物價和消費水平上牢牢占據全國城市的前幾位。
林海搖了搖頭說道:“你要說讓我們去逮魚,那沒的說,再深的水也敢下去下網。但要去走街串巷賣魚,真不好做,聽說那邊還限行,迪化城里路又亂,怕出不來……不過,真能賣掉嗎?”
林濤看到林海躍躍欲試的表情,笑著說道:“肯定能賣掉。價格還絕對不會低于五塊錢。那么大的魚,要說拿過去,賣十塊都能賣掉,只不過要時間長一些。”
說著,他扭頭問林國棟:“爸,你哪天走?”
林國棟正在看著新聞,聽林濤問,就說:“前面和你媽商量過,等你回來就走。現在正好家里沒事,過去呆個把星期,最多十天就回來了。明后天吧!”
林濤一聽,便對林海說道:“那剛好。哥,你去收魚,問問和你一起打魚的那些,有想做的就一起把魚歸攏一下。如果不想做,咱們拿錢去收魚,嗯……就四塊錢一公斤吧,巴掌大以上的鯽魚,全要鯽魚,低調一些,收個幾百公斤就行,要活魚,最好放在塑料大桶里,就那種五十升容量的,好裝,里面放一點水就行,反正鯽魚好活。然后去找保民,咱們包車,加上姐夫杜兵,明天送爸去迪化,送爸上車后,咱們去迪化市里賣魚!”
“好!”林海一聽林濤這么說,扭頭看林國棟沒反對,便有些興奮的說道:“四塊錢,那些家伙要興奮了!”
其實在林濤看來,四塊錢都太便宜了,只不過現在魚販子都兩塊錢收,他再高價格就不好說了。之所以什么事情都要林海去做,是因為這幫人都是和林海差不多大的年紀,和林海平日里也玩的好,說起來好說,自己這幾年上學去了。碰到村里人雖然還都打招呼,但還是有些距離的。
李玉梅有些擔心的問道:“小濤,這個不會賠吧?能賣掉嗎?你能想到,魚販子肯定也會想到的……”
林濤笑著說道:“媽,你就放心吧,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肯定是不會賠的。迪化的人口多,消費能力強,咱們這點魚放到迪化市里,連浪花都打不起來。”他沒說,魚販子買到魚后,只會送到周邊城市,那里是他們的渠道和勢力范圍。要是送到迪化,菜市場那邊不會有人收,畢竟都是有自己渠道的。那些魚販子也不會走街串巷去賣魚,那太浪費時間。
村里的保民買的是一輛天津大發。這種車在這個年頭就像后世的五菱之光一樣,屬于神車范圍,最受農村歡迎。無論是拉人拉貨都是杠杠的。
只不過兩個小時功夫。林海和杜兵一起,便收到了差不多四百公斤的魚,用保民的大發車運到了家里。
其中差不多三百公斤是收來的,一百公斤是保民的魚。林濤看了看,都是巴掌以上的魚,看著那黑乎乎的魚頭,林濤想了想對還在興奮中的林海說道:
“這樣不行。來,咱們一起挑一下,大小分類,最大的挑出來一些,差不多八百克一公斤以上的一桶,半公斤到八百克的一類,半公斤以下的統一放一起。哥,你們逮的魚再撈幾桶小的,差不多就是巴掌大小以下的,這種應該也有人要。”
林海應了下來,姐夫杜兵笑著說:“這事就交給我了!”
林濤知道姐夫是個實誠人,自己帶著他賣魚賺錢,他不想干看著,想多干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