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藥真的只用了一天的時間。數千畝地,就完全搞定了。
這效率,直接上了綏來縣新聞!
倒不是說林濤有意傳播。是本身今天綏來電視臺專程派人來采訪林濤。好歹他也算是綏來縣的新興企業家,而且是年輕有為的。馬上又到大學生畢業季,現在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所以像林濤這樣的典型,那是必須要宣傳一下子的。
原本這樣的采訪是早就要進行的,不過前期林濤東奔西走,非常的忙,后來又去了伊犁一段時間,記者想約都約不到。還好負責采訪的人和張雪靈是好友,這一次聽說林濤回來了,立刻就趕往了林濤的家。
而看到一大群人圍著農藥罐指指點點,憑著新聞的敏銳性,這名叫郭華的記者立刻感覺有新聞,便過去采訪,沒想到還真找到了點兒。
把這條新聞簡單搞定,郭華便找上了林濤。
這才是正主。那條新聞是小意思。
不過林濤能把合作社搞的有聲有色,也是不錯的看點了。
這年頭,“三農”問題是全國都在關注的,國家每年的一號文件都是關于農業問題的。如果林濤的合作社真的實驗成功,這是一條非常不錯的新聞了。
郭華和羅林在某些方面,是想到一起去了。
不得不說,記者的敏銳性是非常強烈的。
林濤對于記者并不反感,這個時候的記者還是很敬業的。看看這時候的焦點訪談和實話實說就知道了。記者為了揭露一些黑幕,往往要冒著生命危險潛到一線進行采訪,其職業精神真的另人敬佩。
郭華五年前西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畢業,畢業后就進入到綏來電視臺,先當實習記者,后來成為記者,還兼主持人。作為一個有著相當資歷的美女記者,郭華原想著面對林濤,自己的經驗和閱歷和經驗應該是游刃有余的。
但實際上,自從采訪開始,一直到最后結束,郭華都發現,采訪的節奏始終被林濤掌握著。
好在林濤并沒有說一些不太好的話,反倒是非常贊同當下主流的一些觀點,特別是關于改革深化的問題。只是對于改革所面臨的阻力,林濤持慎重態度,而面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林濤覺得這個必須要由相應的部門來扶持,不然的話很容易搞成一盤散沙。
畢竟大學生熱情高,但也容易因為失敗而打退堂鼓。
郭華準備了很多問題,但最終發現,她所能問的問題只占三分之一不到。
因為林濤對于每個問題,都有著非常獨特而又很有研討性的見解,這讓郭華對林濤真的很好奇。
好歹是才畢業一年的大學生啊,現在的學弟們都這么妖孽了嗎?
應對記者,林濤已經有了心得。所以他并不怵。
不過接下來的這兩位,就讓他有些頭疼了。
哈巴羅夫和穆薩耶夫又來了。
這一次,他們直接找到了林濤的家里。
他們帶著一些從哈國帶來的巧克力、糖和面包等特產。
典型的老毛子特征,傻大黑粗。
用料應該不錯,但實際上做工實在不好講究,就是一個字:糙!
從這些東西的包裝工藝上就能看得出來,哈國的輕工業,實在是處于小學階段。
還沒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