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收下了這些禮品,請這兩位在家里吃了飯,隨后便開著車帶著兩個去了綏來縣城。
這兩位絕對不會是專程跑來和他交朋友的。
林濤雖然這一世才和哈國人接上頭,但上一世還是打過交道的。所以他很清楚,這些老毛子絕對不會無事獻殷勤,禮下于人,必有所求。老祖宗用一句話就解釋清楚了這兩個人為什么來。
在綏來縣賓館里,哈巴羅夫苦笑著對林濤說道:“林先生,我想請你幫個忙!”
林濤不為所動,問道:“什么事,能幫我自然幫。”
哈巴羅夫和穆薩耶夫兩個對視了一眼,哈巴羅夫干咳了一聲,說道:“我們需要大量的物資,但從目前來看,只有你能幫我提供,還有,我們還需要雇傭一些人幫我們種菜……”
林濤愣了一下,這是真把我當掮客了?
林濤是真的有往西發展的計劃的。不過說實話,他還真沒打算現在去。
他現在發展算是不錯了,農資超市能夠源源不斷的給他帶來比較強大的現金流,其他幾家公司也算是步入正軌。
但實際上,這距離林濤在西疆省打下基礎差距還很遠。在基礎沒打好之前,林濤是不準備提前介入到國際貿易當中去的。
畢竟對外事不懂,很容易吃虧。
盡管華夏和哈國關系一直保持不錯,至少一直到一八年,總統下臺前,林濤重生前,兩國的關系都非常的好。
但是,真的去了哈國做生意,還是有很大風險的。
哈國一開始對于華夏的態度很奇怪的。政治上是合作伙伴,立場上也放話比較堅定,但在私底下,卻也有些小動作。一些分裂分子在哈國過境,哈國的人并不會去抓他們。
直到某一年,這些家伙沖擊了哈方的哨所,打死了哨兵,哈國這才重視起來,和華夏一起反恐。
去哈國做生意雖然太平些,但也不是啥危險都沒有。
人離鄉賤。真正把外國人當成上賓的,恐怕沒有幾個國家。
不過哈巴羅夫接下來的話,給了林濤很大的動力。
“在我們哈國,種地通常只會種小麥、油菜、甜菜等,”哈巴羅夫也有些無奈,原本老毛子就是粗放型經濟,蘇聯時期就是各加盟共和國互通有無,這一解體,各自為政,問題就多了去了。到現在,哈國的罐頭什么的加工還幾乎完全依靠進口,無他,本國成本太貴。
“所以,希望能夠雇傭一些人去我們國家種地,最好是種菜……我們的人,不太會種菜。”
這是實話,林濤對哈國這時候的情況了解一些,他們會種菜,但基本上限于番茄、土豆、甜椒等,像華夏這么多的蔬菜品種,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現在哈國才有一千多萬人口,土地面積卻近乎西疆的兩倍,更重要的是,哈國幾乎沒有多少不能耕種的土地,絕大多數的土地是平原和低地。
平均一平方公里不到六個人!
真正的地廣人稀,物產豐富啊!
還有大規模的石油礦產。
論自然條件,西疆真沒辦法和哈國比。
但人是最重要的。
訂閱實在太慘,求點票票、收藏訂閱啥的,不嫌棄,啥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