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上午,杜同山和林濤一起,把小院里的東西歸類,蓄電池廠的廠長派來兩輛貨車和十來個工人,把這里的東西拉走了。
除了電腦和幾個半成品電機,其他東西都給了蓄電池廠。
杜同山給林濤解釋道:“老關對我不錯。先前我的那個朋友跑了后,中間出了不少的事情,我沒辦法就找到了老關,很多事情都是老關幫忙解決的。這些東西不足以還他的人情,不過能還一點算一點兒吧!以后有機會!”
這話,像是給林濤解釋,又像是給他自己打氣。
林濤也看得出來,這個老關,對杜同山是真的不錯。
到以后很久,林濤才知道,老關心底里也是有一分愧疚的。
原來杜同山的朋友正是看了老關的蓄電池廠生意不錯,產品供不應求才準備做這一行的。老關和杜同山的那個朋友也是認識,關系不錯。老關當時的想法是自己的訂單忙不過來,既然朋友也開了廠子,有訂單就勻一些過去,大家都有飯吃。
結果那朋友不是經營的料,生產的東西不合格,人家不要。把杜同山請來,杜同山倒是幫他解決了質量的問題,那朋友又有些貪心,把部分錢抽出來搞股票投資,虧了后就把剩下的錢卷走了。
老關覺得是自己的建議害了杜同山,再加上他人本身也不錯,就一直在幫著杜同山。
其實杜同山一直都清楚,但他從來沒怪過老關。
路是自己選的,別人怎么做那是別人的事。不可能因為別人為了全朋友的義,引發的矛盾,波及到自己,而去怨別人。
那不對。
還是那句話,路是自己選的,路上的困難挫折,那也要自己承受。
接下來,杜同山帶著林濤一起去了他的家。
林濤原本是想去陳二東那里看看設計情況的。但打了電話才知道,陳二東還在查資料呢,說設計出來還至少得一個星期,林濤便無處可去了。
杜同山正好覺得這樣回家有點不踏實,干脆請林濤一起去他的家。
在杜同山看來,雖然自己年齡比林濤大,而且自己是哈工大畢業的,按學年來算,自己還是林濤的師兄,但實際上,在人情事故上,自己差林濤太遠。
難道西疆的年輕人都這樣?
杜同山在這方面陷入了深深的疑惑和自我懷疑之中。
有林濤跟著去,他很放心。
兩個人算是第二次合作,杜同山覺得,和林濤合作,會很愉快。
原本回去,按杜同山的意思,是坐大巴車回去。杜同山家雖然在鄉下,但內地的鄉下通常距離城市都不遠。林濤一問距離,擺手說道:“坐大巴車還要倒車,麻煩!直接租車回去!”
杜同山有些為難的說道:“我不會開車。”
“我會啊!”林濤理所當然的說道:“就給你充當司機兼助理了。”
“那不成!”杜同山代入角色也很快,“你是我老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