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指了指自己的這張臉,笑著說道:“你看我這臉,說是你老板,你們村里人會信嗎?”
杜同山撓了撓頭,憨笑道:“也是啊!你太年輕,說起來別人還真不好相信……對了,我一直都不太敢問,你們西疆人都這么妖孽嗎?你這么年輕,就有這么多錢,你家不會是開礦的吧?”
林濤愣了一下,這年頭就有這說法了?他擺手說道:“昨天晚上不是給你說了嗎?我是運氣好,不過錢可都是自己掙的。”
于是,兩個人邊聊著邊去租車。
這年頭,租賃汽車的還真不多見,好在汽車在這樣的大城市不少,林濤很快就在一家搞婚慶的公司里,找到了想要的車。
皇冠,八成新,租車費一天三百。
杜同山嫌貴,林濤沖他眨眨眼,付了押金,開車走人。
這年頭,能找到租車的就不錯了,而且還是自己開。林濤其實已經預有準備了:實在不行就包車,不過那要帶個司機,明顯不符合自己原本的想法。
兩百公里路,花了不到三個小時,林濤感嘆,什么時候西疆鄉下的路能像這邊這樣,他也就知足了。
或者其實林濤清楚,內地鄉下的路也不全是這樣,柏油路幾乎通到家門口。有些地方的鄉下甚至比不上西疆林濤的家那邊,好歹林濤家那邊還有石子路,內地有些地方進村都是山路了。
他也知道,再過五六年,柏油路就通到家門口了。
畢竟西疆也算地廣人稀,村村通的工程,還是好施行的。
“我這一次回家,想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一下。”路上,杜同山解釋道:“家里為了供我上學,房子十幾年沒翻過。村里都是新磚房,好幾家都起了二層樓,但我們家還是土房。我父母和弟弟、妹妹一起住,我現在有錢了,一定要把新房給搞出來!”
這一點林濤贊同。這年代,在農村,能供出大學生的家庭,是需要有大毅力的。學費已經需要自己掏了,工作卻不包分配了,供一個大學生,需要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省吃儉用甚至還不夠,借錢掏學費是很正常的事情。
好在杜同山孝順,一有錢就知道給家里改善生活條件。
兩世為人,林濤知道不少大學生,即使自己生活條件好了,在城市里生活優越了,對自己還在老家的家人幫助不多——甚至還有看不上的。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車子后備箱里,裝滿了東西。車子后座上也是。大多是吃的用的,還有一些家用電器。
用杜同山的話說,自己上學這些家,虧欠家里太多,工作后又沒什么長進,沒能給家里補貼家用,這一次,要讓家里大變樣,讓一直因為自己而自豪的父母,真切的感受到來自大學生的回報。
其實林濤比杜同山更明白,杜同山的父母更希望杜同山平平安安,無病無災,即使不買這些東西,平安回來就是讓父母開心的。
但農村都講面子,以己度人,現在林國棟出門,村里人誰不給他面子?
這很大程度上緣于林濤。
兒子給長面子,父母能不開心?
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