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林濤自己就去棗園摘過棗,摘了十來公斤,回去在房子里晾干后收起來,一直吃到第二年,棗還是軟軟的。
外面賣的紅棗,可不光是摘了棗樹上的。要知道,棗樹上有刺,摘起來是要費功夫的。所以很多棗農是直接把棗樹上的棗子敲到地上,然后把地上落下的棗子掃起來,揚干凈落葉,然后堆到場上曬干——甚至直接烘干,這樣的品質自然不如自己家晾出來的了。
祝文強也是很佩服林濤的能折騰,笑著說道:“到時給我也搞點。我那些荒地現在種不成棗,只好種棉花。但咱們北疆種棗倒是很稀奇的事情,到時整點兒送給市里領導嘗嘗,就當借花獻佛了。”
這點小事林濤自然不可能不同意,他笑著說道:“沒問題。到時你們來車拉就是了!對了,祝哥,你們農場今年種的還是棉花?”
“是啊!”祝文強嘆了口氣;“這種荒地,短時間只能種棉花了。我的計劃,再種一兩年棉花,等地改良的差不多了,再種其他的吧。其實我也想著,應該小面積的種點枸杞什么的,畢竟那玩意兒也能適應鹽堿地,只是銷路不好找。”
林濤點頭。現在可不是后世,網絡銷售現在還沒起來,雖然華夏的網上支付已經有了,但農產品上網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要走。現在正火起來的易趣,后世已經不見影子了。
“對了,小林,你在哈薩克斯坦搞的究竟是什么?”張宏遠知道林濤是去了哈薩克斯坦兩個月的時間,還不太清楚他到底干什么去了。這一次的聚會,其實也是有打聽這事的原因。
林濤笑著說道:“去開礦了。”
“開礦?”祝文強是知道林濤原本是想搞石油的,沒想到現在成了開礦了,皺著眉頭問道:“油不好搞?”
林濤點點頭說道:“現在石油能源競爭的很激烈,哈薩克斯坦那邊有很多國外的大企業在投資油田。像我們這樣小打小鬧的,實在沒什么競爭力。正好我的合作伙伴家鄉那里有座鉻礦,我就過去看看,找人勘探了一下,發現品位和儲量不錯,所以就投資搞了一把。現在每個月能運回國內一萬噸以上的鉻礦石吧。”
張宏遠對于礦產不在行,問道:“鉻礦石直接運回國?好賣不好賣?”
林濤還沒說話,祝文強卻是懂的,他笑著說道:“賣?這玩意都是搶著要的!咱們國內鉻礦稀少,國內的需求量又非常的大!”他拿起一個不銹鋼的湯勺說道:“這玩意兒上面就是鍍了一層鉻。不銹鋼就是這玩意和鋼的合金,你想想這個就應該知道國內市場的需求量有多大了!這可是個過千億以上的市場!能在這市場上拿到哪怕一點點兒的份額,那也就發了。”
祝文強解釋完后,扭頭問林濤:“你那個礦多大的儲量?據說哈薩克斯坦那邊鉻礦儲量非常的大,你那個……”
“四千萬噸。”對于這個,林濤沒打算隱瞞,“目前勘探到的就是這些。因為現在開采能力還不強,所以沒有繼續勘探下去。”
祝文強豎起了大拇指:“厲害!只這個礦,你其他啥事都別做,很快就是億萬富翁了!”
張宏遠雖然對礦不了然,但他擅長做生意啊,插話問道:“鉻礦石多少錢一噸?對了,小林,你總共投資了多少?”
“投資有一千多萬吧。”林濤大致算了算,“現在國際上,一噸品位在48%以上的鉻礦石,差不多是在一百五十美元,大約就是一千兩百多塊的樣子。我是按通用價格賣給解放鋼鐵廠的。”
“一個月豈不是就把投資收回來了?”張宏遠張大了嘴巴,“就算加上投入,那是不是兩三個月就盈利了?這也太掙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