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笑笑,說道:“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渡過了我們現在發展的這個階段。現在有錢了,所以這么折騰。放在三十年前,他們的人還吃不飽飯的時候,誰會這么干?打死的可能都有!再說了,他們也只能在咱們國內搞這樣的,在他們那邊,不可能的,地方太小,啥也做不了。”
林濤想到了自己的某個計劃,繼續笑著說道:“再說了,真要這么搞,壓根不用這么折騰。不過他們對于咱們國內的情況還是費大心思了解的。”
林濤雖然不是軍方和秘密部門的,不過兩世為人,也知道日本是不遺余力的在調查著華夏國內的情況,幾乎每年在西疆都有被抓到的非法進行拍攝、測繪的冒充游客的別有用心的日本人。
和百年前甲午戰爭前日本人所作的事情一樣。
展臺上有個年輕人看到了林濤嘴角的那個笑,此刻又聽到林濤的這些話,有些不悅,走過來,很有禮貌的一鞠躬,說道:“兩位好!我是本株式會社的青田一木,聽兩位所說,我有不同見解,不知道能不能一起探討一下?”
林濤擺手:“還是不了。對你們,我不感興趣。”
那位青田一木指了指自己展臺上的農產品,很傲氣的說道:“我們的這些產品,放在這個博覽會上,都是一流的產品,論綠色有機產品,現在整個華夏,都沒有我們的好,你們信不信?”
華夏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有機產品、綠色產品的概念,也有一些產品,但真說起來,絕大多數打著這種旗號的,還真做不到這個會社的這種地步。
至少做不到把土地撂荒幾年,然后一步步改良,最后再生產產品。
這真可以說是投入巨大。但回報也是巨大的。
但在華夏,至少前期的那些工作,幾乎沒人會做。
習慣了掙快錢,根本無心打基礎。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和做法。
所以,這個年輕人這么一說,周圍圍觀上來準備看熱鬧的人,都是沉默。
做不到。
比不過。
絕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都是這種看法。
有人望向林濤的目光中,有憐憫,有幸災樂禍。
秦玥卻沒有絲毫的擔心。
她知道林濤既然敢說話,那么自然有應對的辦法。
林濤笑了。
依然是嘲諷的笑,只不過剛才在嘴角,現在在臉上。
他走上前,輕輕的拍了拍展臺上那些包裝精美的盒子,說道:“比不過?只是沒人和你比而已。你們打這么大的旗號,不過就是改良土地而已,而且是在我們華夏,有這么大的土地供你們改良。如果真在你們國內,能改良嗎?說個最簡單的事情,就算你們把土地改良的那么好,你能保證你們的產品里沒有一點兒農藥和化肥殘留?”
那不可能。
不過,這能說明什么呢?
那個青田一木聽了林濤的話,表情為之一滯,隨后卻笑了,他拍了拍手,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了自己身上后,然后說道:“難道這位先生能夠拿到沒有一點兒農藥化肥殘留的農產品嗎?有的話,我愿意花十倍,不,百倍的價格購買!不過,以華夏現在的情況,恐怕做不到吧?就算能做到,那也只能是小面積的,那種無法大規模復制的小地塊操作就算了,我想這位先生,還有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吧?”
言下之意,那種在窮山僻壤里找一塊犄角旮旯地方,種一小塊地,不用農藥不施化肥,然后加工,再對比,那是沒可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