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不過那是上輩子了嘿嘿,真是多謝謝老天爺能給她重來一回的機會,這回她肯定是得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的。
但在這之前,她必須得先把家里人給顧好了,給她爸報仇可以細水長流,可前提是不能耽誤她媽和幾個弟弟的生活。
這么說確實是有點兒對不起她爸了,但在她心里,死人的恨,確實是沒有活人的幸福要來的重要。
死去的人已經死了,再怎么傷心難過,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可活著的人,生活總歸還是擁有未來和希望的。
村里的小路上黢黑黢黑的,但好在蘇穎閉著眼睛都能找著家,摸黑趕路那完全不是問題。
他們這里的七十年代,夜晚是不存在路燈這種東西的。
青山村比較偏遠,開始通電大概是在五年以后,還是時有時沒有的,全面通電那都得等到九十年代了。
所以這會兒小路上是一個人沒有,連野狗都回窩貓著了,好在蘇穎跑的快,沒多久就瞅見微弱的橘黃色暖光了,是她媽劉蘭香,正拿著煤油燈站門口兒等著她呢。
劉蘭香都有點兒等著急了“你這孩子,說話有沒有個譜兒啊,這咋去了這么半天,我都要穿衣裳出去找你去了”
蘇穎三兩下撲到她媽的懷里耍賴“嘿嘿我二伯非要教訓人,說我肯定是去那啥地兒了。”
唉,她總不能說“媽,你二伯哥剛才哭鼻子來著”吧,維持長輩的尊嚴好難哦。
劉蘭香使勁拍了蘇穎后背一下,其實也沒多疼啦,看著手重而已“你二伯說的對,看你以后還敢不敢帶你弟瞎跑了”
母女倆相攜著進了院子,劉蘭香給大木門插上門栓,蘇穎就瞅見廚房的草簾子她媽早都給做好了,又厚又重,一般的小風兒都吹不起來。
蘇穎驚喜道“媽,您這縫簾子的手藝可真好,瞧瞧這簾子做的,又工整又厚實”
劉蘭香指著蘇穎笑“你個小馬屁精,用不用媽給你打下手”
蘇穎大手一揮“不用,您就等著吃現成兒的吧”
說完之后,蘇穎就開始燒水、洗手、洗肉、切肉。現在這種零度上下的氣溫,是最適合切肉的了,肉都凍得半硬不硬的,下刀之后切割起來并不算困難,而且切出來的截面都是平平整整的,好看又規整。
其實熬豬油的訣竅兒,在于加水,要是光把豬肉的肥膘給放到鍋里頭干耗,那多半是要糊鍋的。大鐵鍋里的熱水燒開之后,蘇穎就給全部的豬肥肉都倒進去了,又隨手扔了幾個大蔥段兒和姜塊兒進去,完后就是開著蓋子等著鍋里的水再次沸騰。
開著蓋子,是為了讓肉里的腥氣,隨著水蒸氣的蒸發作用飛走。這個時候可以用大火,因為鍋里頭大部分都是水分,最高也就是100度,豬肉是不會糊鍋的。
等過了會兒,肥肉里的血沫子和表面沒洗掉的臟東
西都漂浮上來了,就用罩拎給表層的臟東西都撇了去,給蔥段和姜塊夾出來扔掉,剩下的改成小火,等鍋里的東西自己熬就行了。
最后這個階段不怎么需要人來干預,但是鍋旁邊兒也不能離了人,得時不時的用罩拎在鍋里攪動攪動,省得加熱不均勻,有的肥肉已經被榨干了豬油,而有的部分還是夾生的。
蘇穎坐在灶臺子旁邊兒的小板凳兒上沒事兒干,干脆又舀了一瓢棒子面,拿涼水和勻了擱到灶臺子上浸著。棒子面就是老玉米棒子晾曬干之后用石碾子磨成的面,算是這個年代家家戶戶最普遍的主食了。
其實棒子面是吃的時候最好提前和面幾個小時,不然容易泡不透,等吃的時候里頭的芯子還是干硬的。但這會兒也沒那個功夫了,蘇穎就先湊合著弄了。
再之后的就是等待了,蘇穎也不敢離開灶臺子,就蹲坐在土灶旁邊兒看土灶里劈啪作響的橘黃色火焰。
土灶里,有的木頭燒透了,就只剩下一點點芯子還在發出微弱的亮,外層全都變成了或灰白或灰黑的炭樣東西,有的木頭燒裂開了,隔著老遠都能看著竄起來的火苗子,但這些大的小的木塊兒,全都在燃燒著自己,為她家大鐵鍋里的美味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