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人家第一次談戀愛,經驗不足嘛,等我以后多談幾段,面對這種情況,肯定就游刃有余了。”
“而且我也沒吃軟飯,這不是想著還禮嗎”
這話賴皮得很。
許慧英夫妻倆哭笑不得,啞口無言。
不知是被軟飯論調震住了,還是被多談幾段攢經驗震住了
一時之間倒有些同情人家小伙子了。
叢琦沒有立刻從藥廠辭職。
很快就到了國慶。
叢琦跟大家一塊練了兩天口型就上臺了。
恰巧當天廠里請了榕城都市報的記者來拍國營廠子改革新面貌。
如今的藥廠領導班子大抵是想把藥廠打造成新時代標桿企業,如果能在市里掛個號,政策資金的傾斜力度會非常大。
他們預設得很好,然而報道一出,被市民們注意到的不是廠子的后續計劃,而是大合照配圖里驚鴻一瞥的倩影。
時下訂都市報的家庭很多。
叢智淵向來什么報紙都買,因此報道出來的當天,一家人就發現叢琦上報紙了。
“哎呀,不愧是我閨女,記者隨手一拍都這么好看。”
許慧英視線挪到照片里其他人臉上,越看越覺得叢琦出挑。
至于稿子正文,她沒細看。
那大段大段吹捧藥廠的稿子,沒幾句就得上價值,一看就知道是藥廠主動聯系了記者幫他們吹牛,可看價值太低。
叢智淵倒是評了句;“你們廠里那些干部很喜歡搞形式主義啊。”
“嗯嗯,爸,英雄所見略同啊。”
叢琦一臉贊同,小腦袋狂點“不過大概也有一點作用。我聽同事講,我們廠跟外國人的談判快到尾聲了,等外資進廠,普通工人的工資也能往上漲一點。”
“那挺好的。”
叢琦點頭。
扎得松松垮垮的的團子頭側面翹出幾根呆毛,伴隨著點頭晃來晃去。
“琦琦,今天你不約人出去玩嗎”
叢琦搖頭。
“那你等會兒把這個藥枕送到你張阿姨那兒。”
許慧英下午培訓中心有兩堂課,走不開。
叢琦先是點頭,而后又搖搖頭“那我先去給暨和北買禮物,回來再取藥枕過去。”
“嗯。”
一家三口誰也沒把報紙當回事。
畢竟報道中的照片上,叢琦站在合唱人群的最后一排最角落里。
又因為拍攝角度問題,只拍到了側臉。
大概只有認識她的人,才能認出她。
所以叢琦出門逛街前,絲毫沒想過自己會被路人認出來的的可能性。
以至于在商場被售貨員戳破后她傻站在原地好一會兒。
“你是,你是報紙上那個誰,露了側臉那個哎呀,你鼻子真的好挺好秀氣,這樣看,比報紙上還要好看。”
叢琦抿嘴,干笑兩聲“你認錯了,我沒上過報紙。”
“是嗎”
售貨員左看右看,又斜著身體從側面看,小聲嘟囔“挺像的啊。”
叢琦嘴角僵著,無奈扯了扯,一副“你真弄錯了”的表情。
“人有相似,我哪有那么好的運氣上報紙啊。”
語落,她話鋒一轉,另辟蹊徑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其實我也覺得自己不比報紙上的差,可惜沒人拍我。”
她越這樣夸自己,售貨員則越看越覺得不像。
畢竟是顧客,她倒沒說叢琦自戀,而是笑了笑,轉而介紹起專柜里擺著的幾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