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蝶夢的票房沒有血鷹和十二宮高,但在藝術價值上,它顯然更勝一籌。
電影下映后,流媒體版本上線,一大群影視區u主活躍起來,圍繞著蝶夢進行深度解讀。
有的解說博主是專業學戲劇出身,便挑選有代表性的情節進行逐幀拉片,把一些隱藏很深的象征性鏡頭點出來,讓粉絲驚呼“什么還有這個意思罰我重刷一遍”
有的點評博主喜歡通過微表情分析演員的演技,恰好這部片子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喬千星與安榆那種欲語還休、點到為止的曖昧,自然每一幕都被拉出來細細品味。
當然,最開心的當屬剪輯博主,暫且不提那些出自鄭維之手的絕美空鏡豐富了多少人的素材庫,單說“星榆”這對c的性張力就讓他們靈感爆棚,版權一放開,b站馬上多出好幾個百萬播放量的c視頻。
而且這次祝慈在電影里展現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形象,性感頹靡還攻氣十足,連帶著她之前的影視c也紛紛仰臥起坐,用喬千星的素材推出新剪輯,小范圍狂歡了一把。
祝慈的導師項虹也很喜歡蝶夢那種東方人特有的含蓄,特意讓祝慈以主演的視角寫一篇論文,準備在課堂上全方位分析。
祝慈自然無有不應,白天拍戲沒有空,那就晚上在系統自習室寫,再補一補讀書筆記。
雖然已經殺青很久,但是分析起喬千星這個人物祝慈依舊能侃侃而談,論文寫起來很輕松。
因為每次拍戲她都會把一些心得、經驗記在本子上,為的就是在作品上映后能快速回憶起當時的感覺。
收到論文之后,項虹認真批閱,毫不吝嗇對祝慈的夸獎,勉勵她穩下來,好好提升自己。
就在祝慈在沙場上摸爬滾打,身上每天掛滿人造血漿和各種傷口時,廖荃這邊接到了雪花般的電影邀約。
蝶夢對祝慈的加成其實非常大,明面上看,她扛住了文藝片的魔咒,多了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作品,很有希望再次角逐三金,但更多的好處是隱形的。
前有宮闕和看不見的她,祝慈出道以來上映的三部電影全都與計衛英為首的派系合作,且成績亮眼,沒有浪費機會,現在算是牢牢綁在了這條船上,在電影圈有了自己的人脈。
電影不比電視劇,風險高,容錯率又低,稍有不慎上億的投資就打水漂了,所以抱團現象很嚴重,導演們往往更愛用熟人,或者相互推薦的演員,有保障一些。
如果不先闖出名頭,祝慈是叩不開電影圈大門的,那些導演們一直在觀望。
現在,兩部題材不同的小成本電影都打了漂亮的一仗,祝慈的吸金能力有目共睹,更何況她還和籍江紅有合作,儼然已經是明年大部分待開項目的女主首選。
“我這邊先把檔期合適、人設不錯的本子留下,你就還是好好拍戲。”例行的電話會議中,廖荃向她提了提最近猛增的劇本邀請。
跟著祝慈這幾年,廖荃也算見識了許多之前不曾見過的上層資源,摸索出了一套和這些人打交道的方法,把事情全權交給她,祝慈很放心。
“寧可戲份少一點,也不要扁平的工具人,不用只局限于名導,最重要的還是劇本。”每次挑劇本之前,祝慈都要不厭其煩地強調一遍自己的要求。
“知道啦老板,放一萬個心。”廖荃笑著應下,掛斷了電話。
其實這段時間,祝慈的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