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慈捏著小勺緩緩攪動著碗里的湯,沉吟良久,開口道“周總,實話實說,這個劇本確實讓我眼前一亮,但是否能達成合作,那要綜合各方面來看,我現在給不了你準確的答復。”
周淮銘點點頭,眼角帶著笑意,語氣溫潤“怪我太心急了,是該慎重些,吃飯吧。”
祝慈上了半天課,確實也餓了,動筷吃了起來。
這家私房菜館開了十幾年,口味清淡,又不失食材的鮮美,工作室聚餐的時候經常選擇這里,有好幾道菜她都很喜歡。
拍完鐘邈傳,祝慈又撿起了苛刻的食譜,放在平時,能借著工作的機會到外面吃飯,她一定會專心享受美食,可這回,她卻沒這個心思。
祝慈眼神放空,不由自主地在腦海里構想如何呈現一個看似普通,又陰郁狡獪的女孩子,速度慢吞吞的。
有一盤清炒時蔬她無意識中多夾了幾筷,周淮銘便不動聲色地把菜挪到了她手邊。
“雖說蝶夢讓我們公司大賺了一筆,但畢竟是跟在別人身后喝湯,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得有自己的招牌。”
周淮銘不急不緩的聲音拉回了祝慈的思緒,她默不作聲地聽著。
“這個劇本全程只需要在幾個固定的地方拍攝,成本不高,很適合作為公司的起步。”周淮銘猶豫了一下,放下筷子,十指緊握。
“不怕你笑話,這個項目基本上是我從零開始拉起的班底,規模完全不能跟靈氣復蘇這樣的劇組相比,你有顧慮也是應該的。”他客觀地分析著己方的劣勢,“我之所以這么執著地邀請你出演,也是想借用你的號召力,起碼能多吸引一些觀眾。”
祝慈喝了最后一口湯,擦擦嘴角,看向對面打趣道“周總,你這么坦誠,可不像商人做派。”
周淮銘聳了聳肩膀,自嘲一笑“既然處于下風,還是真誠些比較好。”
“現在劇組籌備到哪個階段了導演是誰有沒有請其他編劇潤色劇本”祝慈思考了一下,準備多問問具體情況。
“還在聯系不同職能的團隊,導演請了沙世鏡,她最近沒有待開的項目,剛好過來幫這個忙。至于編劇,鄭維推薦了兩位,正在做最后修改。”周淮銘對項目進度掌控頗深,對答如流,看樣子確實是要認真做電影的態度。
現在圈內做影視項目一般就是兩種情況,導演中心制或者資本中心制。
知名導演如果有心儀的本子,會主動游說投資方注資,班底一般是用慣了的老搭檔,所有人要圍繞導演的需求去呈現作品,籍江紅、鄭維等有資歷有成績的導演一般都會選擇這樣的方式。
而如果是影視公司或者大廠想要開一個項目,導演、編劇就變成了受雇的打工人,一切都由出品方說了算,比如人間百味,當初就是天益影視做主。
很難說這兩種模式哪個更好,前者可能管理混亂、任人唯親,變成導演的一言堂,后者是外行指導內行,容易在專業問題上出現分歧,作品走向會變得奇怪。
“這樣吧,后天我帶人到你公司,見一見團隊里的各項負責人,到時候再做決定。”祝慈一錘定音。
周淮銘松了一口氣,祝慈肯進一步接觸,那就說明她對這個本子的興趣在平均值之上。
“一言為定。”周淮銘伸出手,輕輕握了一下祝慈的手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