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祝慈雖然也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了五年多,但她前世今生加起來足足有三十多年身為普通人的經歷,再加上她有意識地讓自己的表演落到實處,眼光總是和業內有些不同。
在她看來,這些本子有的故事平鋪直敘,有的人物太過懸浮,還有的制作風格不太合適,各有各的缺點。
祝慈知道,一部電影的最終效果是由多方共同決定的,有能力的團隊完全可以把一個普通的劇本雕琢成精品,可她還是猶豫了。
她性格中有一點完美主義,哪怕演技已經數一數二,卻還是追求所有環節的盡善盡美。
無法說服自己將就,也無法痛快答應,祝慈感覺到很愧疚,一日確定不了演員,這些劇組就一日不能開機,她總不能自私地影響別人的工作。
與此同時,她和各個導演、制片人聚會的偷拍照也在論壇里流傳,以她現在的知名度,狗仔是躲不掉的,哪怕做了偽裝也無用。
吃瓜祝慈最近頻頻和名導聚會,是不是要確定下一個餅了
一樓賈千峰、羅文、莊大洪哇都很不錯誒
二樓羨慕哭了,都是我擔夠不到的導演。
三樓讓我來翻翻備案,莊大洪那個餅看起來很好啊是打拐題材的,感覺又是一個沖獎之作。
四樓吃瓜不信瓜,小慈只是初步接觸噢,一切等官宣,不要貸款合作
五樓我好期待祝慈拿下三金之后的第一個本子會選擇什么,感覺一定會很特殊
網友們對祝慈的期待值拉滿,祝慈自己卻是在反復對比之后忍痛拒絕了好幾個班底還不錯的電影。
盡管很可惜,但她思考過后還是覺得不能為了填檔而勉強自己接一個不看好的戲,哪怕多等一段時間,也要遵從內心的選擇。
想通了這一點,祝慈心里輕松了不少。
既然短時間內不會進組,她便專心投入到學校的課程里,學有余力的時候她還會去其他專業旁聽,拓寬思維和視野,為人才培養計劃打基礎。
廖荃了解了祝慈的要求,也在通過人脈積極打探大導們的動向,主動為她尋找更多機會。
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就在祝慈考慮要不要定下一部各方面尚可的公路片時,廖荃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小慈,孫懷英要出山了”她難抑激動,拉著祝慈密談。
這個消息真的在祝慈意料之外,孫懷英在第五代導演中位列頭名,千禧年時期是他的巔峰,有三部作品都入選了華語電影百年百大影片。
可惜在祝慈高考前他剛好宣布暫時休息,最后一部電影還是15年的千秋大業,拿下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