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慈想著,“星夢計劃”面向的主要都是半只腳踏進了圈子的專業人士,跟宣傳電影、電視劇這些思路不同,大批量發通稿對他們的幫助有限,便只針對高校、影視公司、獨立影人,靠內部圈子來傳播。
而且這一次他們是摸著石頭過河,經驗不足,就沒有設置太大的規模,通過大家的口口相傳,有意向的參賽者還不少,評委們已經開始了初篩工作。
目標達成,自然也就不需要聯動營銷號來提高知名度。
祝慈不喜歡在做出成果前就嚷嚷得眾人皆知,以她現在的流量,但凡有什么舉動都逃不過多方人馬的揣測,雖然不見得有惡意,但這種輿論影響并不適合他們創辦“星夢”的初衷。
所以“星夢計劃”只是開設了一個單獨的藍v官方賬號,在簡介處寫明由祝慈工作室和半人馬影視制作公司聯合創辦,第一條微博就是詳細的賽制要求、勝者獎勵、聯絡方式。
工作室刻意等到懲戒者的宣傳期過去才轉發了這一條,非常公事公辦的態度。
因為祝慈覺得工作室服務的是粉絲和觀眾,他們期待的是祝慈的新戲、美圖、代言這些與個人密切關聯的東西,“星夢計劃”簡單提一下即可,沒必要消耗大家的熱情。
除了之前在論壇上小范圍流傳的消息,大部分網友是在工作室轉發后才知道祝慈不聲不響搞了個大動作,紛紛驚嘆
“慈姐你是真的牛啊,直接跳出來做制定規則的人。”
“看見祝慈女士牽頭創辦這幾個字,有種次元壁破了的爽感。”
“這個想法好,挑出來的人才統統變成慈寶的后備軍”
“祝慈挑本子已經那么厲害了,能讓她組局的本子豈不是更好”
“小慈不會是忙這個才一直不進組的吧,不知道今年還有沒有新餅。”
“她還要忙畢業的事兒呢,估計夠嗆,中藝的研究生學位卡得很嚴。”
“不急,等小慈畢業了,就有大把時間拍戲了,咱們還有存貨呢。”
其實,自從滬商殺青之后,找上門來的劇本有很多。
能打敗毛平威和南芳舒,被孫懷英選中成為扛大旗的女主角,足以說明祝慈的過人之處。
而且她現在的年齡正處于少女與成熟女性的臨界點,長相和戲路都沒有局限性,簡直是導演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演員。
最重要的是,祝慈雖然只有四部一番主演電影,卻能在題材、成本、制作方都不一樣的情況下,保證它們全部盈利,而且是大賺,這在整個圈內都絕無僅有。
投資人們看祝慈,那就是在看一座金尊玉貴的財神,只要是她的戲,多少錢都愿意投。
制片方跟誰過不去,都不會跟錢過不去,更別提祝慈還有極其優越的業務能力,所以現在只要有待開的大制作,祝慈都是毫無疑問的第一選擇。
廖荃他們并沒有停下接洽劇本的工作,一直在反復評估、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