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沒有去登萊,一直留守在天津衛。
說完這些,丁琪有些感慨的道:“二哥,你說,咱們皇上也真夠心狠的,登基六年,除了你們家老爺急流勇退外,沒幾個能有善終的,你說,滿朝文武就沒有一個值得皇上信任的忠臣嗎?”
丁琪比周正小,私底下叫周正二哥。
周正盤著腿,倚靠著廂璧,知道丁琪說的是畢自嚴下獄的事,看了他一眼,道:“今后這種話對誰都不要說。”
丁琪頓時笑著道:“這不是跟二哥你嗎,對了二哥,你們家周老爺,會復起嗎?我聽說周老爺要是復起,肯定就會直接入閣。”
周正干脆的道:“不會。”
丁琪臉上僵笑,雖然朝堂危險,但他們都是依托周家發達的,若是周清荔能入閣,他們也定然水漲船高。
周清荔不入閣,那就太可惜了。
周正沒有理會丁琪等人的想法,道:“你回京之后,將內閣六部九寺各省三司以及巡撫,總督的摸一摸,我要他們的具體名單,家庭背景以及履歷,越詳細越好。”
丁琪一愣,連忙道:“好,回去我就找人查。”
周正還沒有到京城,畢自嚴的案子就了結了,畢自嚴被眾多大臣求情,得以免罪,被罰歸鄉閑住。
受此牽累,戶部大清洗,禮部尚書也被迫致仕。
與此同時,朝議推薦閣臣,包括周延儒,溫體仁在內又有鄭以偉,吳宗達,徐光啟,何如寵等六人入閣,內閣滿員九人。
朝野關于周延儒要被罷的消息,甚囂塵上,而溫體仁黨羽開始瘋狂彈劾周延儒。
周延儒自然要自保,連翻反擊,朝野是好不熱鬧。
周正回到周府,洗漱一番,就與周清荔在院子里曬著太陽閑聊。
周清荔聽著周正在登萊以及東江鎮做的事情,等周正話音落下,點評道:“東江鎮確實對我大明非常重要,不能有失。只是,東江鎮遠離朝堂,擁兵者容易擁兵自重,聽宣不聽調,毛文龍是前車之鑒。”
周正道:“我對皮島以及旅順包括天津衛,登萊的兵力會定期進行輪調,確保他們不會形成藩鎮,并且還有多種控制手段。”
周清荔躺在搖椅上,手里抱著茶杯,道:“兵者,利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這句話,現在非常適合你,你要小心了。”
周清荔這句話,自然不是說不能用兵這樣的廢話,而是周正現在是登萊巡撫,手里有東江鎮,登萊兩府,還有水師,如果加上天津衛,河間府,永平府,他擁有的總兵力高達近十萬!
利器也,可傷人,更可傷己!
周正明白周清荔的意思,道:“朝廷暫時應該不會關注到我,沒事。爹,畢尚書的事,沒有牽扯到你嗎?”
周清荔眉宇有些痛楚,輕嘆一聲,道:“他將所有事情都抗了下來,皇上念他六年的功勞,沒有追究。但現在,怕是不會再提我復起的事了。離京的時候我去送他,滿頭白發,一下子老了十歲,看樣子,撐不了幾年了。”
這種情況,已經算好的了。
周正暗暗搖頭,轉話題,道:“元輔真的撐不住了?”
周清荔轉頭看了周正一眼,道:“你與元輔牽扯多深?”
周正稍一沉吟,道:“他手里沒有我把柄,即便他下獄,他也不會說出什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