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第二次征伐高句麗開始后。楊廣卻出了新的幺蛾子。
他將軍隊的大權全都收斂到自己手中,哪怕是一點點小事,都要讓人回京稟報。貽誤了不少戰機。
不但如此,好容易軍隊圍住了高句麗的遼東城,就要攻破它的時候,高句麗請降,等將軍將這個消息傳向都城等待隋煬帝旨意時,高句麗修養好后卻又卷土重來。
甚至如此反復了數次。
這讓補給線本就超長的大隋軍隊更是陷入了拉鋸戰的泥沼。到了最后,補給線中斷,將士們只能大敗而歸。
而至于第三次,又為什么說敗了半次呢讓我們來看看第三次發生了什么吧
怎么說呢,第三次征討高句麗,楊廣還是吸收了前兩次戰線拉的過長,補給跟不上,政令不通達迅速等教訓。
于是這次,他決定御駕親征。
他的做法這次竟然還靠了點譜。就像上次文帝決定御駕親征后一樣。看到他親自來了,高句麗國王高元竟然很快放棄抵抗,向他請降。
楊廣自然龍心大悅,認為這個小國終于被他打老實了,就滿意的帶著大軍千里迢迢的回去了。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等他回去后,再次征召高元覲見時,高元又不來了。
也就是是說,把楊廣哄回千里之外的洛陽后,高句麗再次反叛。
所以說,這第三次征討高句麗,說楊廣贏了半次,都是勉強。
于是楊廣大怒,還要進行第四次征討,但是這時他和大隋已經沒有機會了。
三次征討高句麗,再加上修建大運河、修建洛陽東都種種,已經徹底激起了民憤,各地農民和無家可歸者紛紛揭竿而起,征討這個暴君。
也就是這個時候,隋煬帝的各種雄才大略才像是吹爆的氣球般,不得不偃旗息鼓。他自己也龜縮在江都的行宮里不肯出來。就等著別人“斫”他的大好頭顱了
大家聽下來是不是很可笑,是不是又覺得有些似曾相識
遠的,是不是有點像紙上談兵的趙括。
至于近的,是不是像整天在網絡上指點江山的鍵盤俠。
真是出口雄篇大論,做事一塌糊涂。
一旦戳破了他的真面目,他必定會惱羞成怒,做出一副高深的模樣,來一句“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雷小萌這句話出口,正戳中楊廣的心事,他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身體也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他囁囁的說著這一句話,反復不停的說著,整個人卻仿佛陷入了昏蒙的狀態,仿佛魔怔了一般。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沒錯,我是鴻鵠,我是天之驕子,我是大隋的皇帝,是這天下的王,你們焉能同我相比,同我相比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