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國家博物館門口,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人正站在一旁,有些無聊地四處張望著,看到向南以后,他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來,大聲招呼道:
“向南!我在這里!”
向南笑著走上去,說道:“小鄒,好久不見。”
這年輕人,正是之前向南前往F國國立圖書館時的翻譯鄒金童,一個性格很是活潑的海龜。
“是有小半年沒見了,上一次見你,還是你到京城這邊參加‘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的頒獎典禮。”
鄒金童笑嘻嘻地上下打量了一下向南,又說道,“一段時間沒見,你身上的氣勢倒是越來越足了啊。”
“胡說八道。”
向南笑罵了他一句,接著說道,“對了,你現在在這邊怎么樣?”
“在博物館上班不就那樣?”
鄒金童一邊將向南往文保中心那邊帶,一邊笑著說道,“不過我主要是搞理論研究這一塊的,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文物修復技藝就可以了,不用像你們那么厲害。”
“這一點你倒是搞錯了。”
向南輕輕搖了搖頭,對鄒金童說道,“只有掌握了精深的文物修復技藝,你才會知道什么是文物修復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又有哪些方面是迫切需要改變的。”
頓了頓,他又說道,“就像你現在只是初步掌握了古書畫修復技藝,在你的眼里,無論哪一道都是困難的,但實際上,對于技藝精湛的修復師而已,困難雖然有,但不是沒辦法解決,只是麻煩一點而已。”
“嗯,聽你這么一說,倒還是真有點道理。”
鄒金童凝眉沉思了片刻,想了想,說道,“按照你的說法,我至少得找個文物修復專家來合作才對,可你也知道,那些老專家很古板的,他們一直認為文物修復是手工技藝,對那些科技產品一屑不顧,要找他們合作似乎也很難。”
“我在金陵博物院那邊,正在籌建一個古書畫修復科研小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研究出一些方法或產品,降低現有的古書畫修復技藝的難度。你要是有興趣,也可以加入進來。”
看到鄒金童臉上有些猶豫的表情,他笑了起來,說道,“你可以不用到金陵去,在線上參與討論就可以了,考慮考慮啊。”
“嗯,我考慮一下。”
鄒金童撓了撓頭,笑著說道,“說起來,我對你這個科研小組,還是蠻期待的。”
向南笑了笑,沒接他的話,反而轉移了話題,說道:“行了,你送到這里就可以了,我自己上去找丁春城老爺子。”
“哦,好的。”
鄒金童這才晃過神來,他在青銅器修復中心門口止了步,眼看著向南就要走進去了,又連忙喊道,“中午我請你吃飯啊。”
“到時候電話聯系吧。”
向南朝后面擺了擺手,大步往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