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來,這是他文物修復事業上的一個春天,可孫福民自己卻不這么覺得,他覺得,在向南文物修復研究所里做的事,才是他事業上的又一春。
因為,這里面研發出來的產品,那可是可以改變文物修復行業現狀的啊!
所以,除了幾家實在是因為人情關系推脫不了的學校,他只能答應抽空去開一堂講座之外,其余的邀請全都給婉拒了。
開玩笑,我哪有那么多時間去開講座,我連研究所里的事情都忙不完呢!
……
向南坐在辦公室里看了幾個紡織品文物修復視頻,不禁有一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這些視頻,全都是國家級專家親自錄制的,他還在里面看到了幾個老熟人,比如說黃云軒黃老師,還有金陵博物院紡織品文物修復中心的陸秋和仇鐵男。
從本質上來講,紡織品文物修復的步驟大同小異,但實際上,具體到每個修復師的身上,他們在修復文物、解決問題時的手法不盡相同。
而從這里,向南就能夠將各種修復手法整合起來,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特的修復方式。
這些視頻資料不僅僅只是視頻,而是一份貴重的紡織品文物修復技術集錦啊。
向南有些意猶未盡,本打算再多看幾個,不過此刻天色已經黑下來了,再加上中午在歷史博物館食堂里吃得不多,肚子早就“咕咕”直叫,于是他只得關了電腦,然后提起背包,離開了公司。
不著急,等下吃過了晚飯,再將移動硬盤里的視頻資料復制一份到家里的電腦里,到時候想看多晚就看多晚。
想想就覺得很爽啊!
第二天上午,向南又早早地趕到了魔都歷史博物館,黃云軒已經在小修復室里等著了,看到向南來了,他笑著朝他招了招手,說道:
“向南,快過來,之前咱們挑選出來的修復材料已經染好色了,絹衣文物也已經平整好了,接下來,咱們就可以開始修復了。”
“縫合加固主要分兩部分:一是背部的修復,二是兩袖的修復。現在,咱們先進行背部破損部位的修復。”
黃云軒說著,就戴好口罩,轉身將染好色的薄型電力紡平鋪在工作臺之上,然后伸出雙手捏住絹衣文物的肩部位置,將它提起來翻一個面,讓絹衣文物的背部正面朝上,平鋪于之前鋪好的薄型電力紡之上。
黃云軒回頭看了向南一眼,伸手指了指絹衣文物,對他說道:
“薄型電力紡是襯墊材料,但也不是隨便鋪上去縫合起來就行的,還要調整好位置以及經緯走向,使得絹衣文物的經緯走向和電力紡的經緯走向一致,這樣修復痕跡就要小得多了。”
向南一邊認真觀察,一邊點了點頭。
等到將墊襯材料調整好位置之后,黃云軒才從工具箱中拿出針盒里,從中取了一根縫衣針,穿上之前就染好色的電力紡緯線,低下頭來開始將絹衣與背襯材料縫合起來。
看著黃云軒彎著腰,趴伏在工作臺前,一手輕輕拎起絹衣與背襯材料,另一只手拿著細針,在絹衣文物上上下翻飛,向南就忍不住感慨起來:
黃老師雖然年紀大了,但這手針技可是一點也沒有生疏啊!
沒錯,此刻的黃云軒,用的正是以鋪針為主的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