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里,宋晴三天兩頭都會到公司里來,待的時間也不長,基本上在食堂吃過午飯后就會離開,一點也不影響向南修復文物,偶爾還會帶一些很少見的古陶瓷殘片過來,給向南鑒賞一番。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向南對她好感大增,只要不影響他修復文物的,都是好女孩啊。
看到向南出來了,宋晴嘴角一揚,露出甜美的笑容來,一臉開心地說道:“向大哥,前幾天我一個朋友說他淘到了一片柴窯瓷片,我把它拿過來了,你要不要幫忙鑒定一下?”
“柴窯瓷片?拿過來看看。”向南一臉詫異。
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據記載,柴窯創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初年。
元末明初收藏家曹昭在洪武年間撰寫、明中期由王佐增補的《格古要論》曾記載,“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麄([cū])黃土,近世少見”。
早些時候,向南曾在京城和俞老板等人聚會時,曾經鑒定過一塊柴窯瓷片,沒想到宋晴這里也會有柴窯瓷片,不由得向南不驚奇。
明朝人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說:“柴窯最貴,世不一見,聞其制,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這意味著,即便是在古代,柴窯瓷器都是很難見到一件的,這足見其稀有程度。
向南一邊往辦公室里走,一邊對宋晴說道,“到辦公室里坐一下吧,對了,你要喝茶嗎?”
“我自己來。”
宋晴笑了一下,就走進向南的辦公室里,拿出自己專用的那個茶杯來,給自己泡了一杯茶,又幫向南的杯子續滿了水,端到了沙發區,放在了茶幾上。
等在沙發上坐下來以后,她又從自己的包里面拿出來一個小盒子,遞給了向南,“那塊瓷片就在盒子里。”
向南“嗯”了一聲,伸手接過盒子來,打開蓋子看了看,只見一塊嬰兒巴掌大小的天青色瓷片安安靜靜地躺在盒子里。
他伸手將這瓷片拿了出來,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隨即搖了搖頭說道:“這不是柴窯瓷片,應該是南宋時期龍泉窯瓷片。”
“啊?怎么看出來的?”宋晴一雙眼睛睜得大大的。
“看瓷器坯胎就比較容易分辨了。”
向南伸出手來指了指手中這塊瓷片的斷口處,說道,
“你看這胎土白中帶灰,胎體厚重,很明顯就不符合柴窯的特征,柴窯瓷器的胎土是粗黃土。而南宋時期的龍泉窯就比較符合這個特征了,而且你看這殘片上的釉層,呈半透明,這也是龍泉窯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