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忙碌碌中又過幾天,孫福民打來了電話告知,向南博士畢業論文答辯的時間終于確定了。
“這一次不止你一個人參加博士畢業論文答辯,咱們考古文物系還有兩個博士生也和你一起參加畢業答辯。”
孫福民在電話里說道,
“這次博士畢業論文答辯,學校方面比較重視,請來的兩個校外的評委都是業界大拿,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沒準到時候就會盯著你‘發難’。”
“盯著我干嘛啊?難道我得罪過他們?”向南一臉愕然。
“文博界里,現在還有誰不知道你的大名?”
孫福民樂了起來,笑呵呵地說道,“名聲這么響,要是沒點真才實學怎么行?人家也不一定是要故意針對你,但肯定也希望趁此機會掂掂你的分量,總之,你可不許丟了我的面子!”
“……”
向南一臉無語。
我說你怎么感覺比我還緊張似的,原來是擔心我丟了你的臉……
掛了電話后,向南收起手機,又回到小修復室里去修復殘損文物了。
此刻,小修復室里的大紅長案上,攤放著一幅畫芯霉斑點點、蟲洞遍布的古畫,這是北宋著名畫家易元吉的一幅《靈猴圖》設色紙本立軸圖。
這圖上雖然殘破不堪,但依舊可以分辨得出來,在這幅畫中,一枝粗壯有力的松枝從畫面一側斜伸而出,松枝上纏繞著長滿紅葉的葡萄藤,上面還掛著一串串淡紫色的葡萄。
兩只猿猴蹲踞在松枝尾端,各自拿著一串葡萄放在嘴里吃著。
易元吉,字慶之,湘楚人士,北宋時期著名畫家,他尤其擅長繪畫猿猴,并因此而聞名天下,他也是歷史上第一個以畫猴聞名于世的畫家。
易元吉一生創作了大量的繪畫作品,僅《宣和畫譜》就著錄了245件當時御府所藏的易元吉作品,其他文獻資料所記載的還有100余件,遺憾的是,他的作品傳世至今的已經不多,僅有《猴貓圖》、《聚猿圖》等幾件。
因此,向南看到這幅易元吉所繪的《靈猴圖》時,頗有一種見獵心喜的感覺。
將這幅古畫仔細端詳了一陣,向南這才動手燒水,準備開始清洗畫芯。
……
“你這就回來了?”
忙碌了一上午,向南剛剛將那幅《靈猴圖》的畫芯上的蟲洞修補完畢,還沒來得及進一步修復,宋晴就突然上門來了。
向南不用問就能知道,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否則的話,宋晴是不會貿貿然地打斷自己工作的,因此,他很自然地來到洗手池邊洗了洗手,抽出一條干毛巾擦干凈了水,然后就和宋晴一起朝著食堂的方向走了過去。
“都已經出去了半個多月了呀,那些捐建了學校的地方,我全都走了一遍。”
宋晴跟在向南的身后往前走,臉上滿是輕松之色,她笑吟吟地說道,
“有些地方條件要更差一些,我又做主買了一批課外書籍和健身設施送過去了,那些學生們一個個都開心極了。對了,向大哥,你還沒有回金陵參加答辯嗎?”
“時間推遲了一點,就在這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