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和胤禩兩個人在兄弟們里頭出挑,保舉他們做太子的人,是保舉完廢太子后剩下的人里最多的。
康熙知曉兩個兒子能干,朝臣舉奏他們也算正常。
為了打消保舉他們的人的心思,便特意在朝會上點他們的名。胤禩之后,就輪到胤祉了。
胤禩在自己答完之后便神游天外,耳朵里模模糊糊地聽著三哥胤祉說著他保舉太子的理由,冠冕堂皇,句句都是為人弟、為人臣的親近之意、恭謹之心。
胤祉向來會討好賣乖,之前揭露了大阿哥咒詛廢太子的事,本將康熙的好感刷得很高,現在旗幟鮮明地站隊太子,做足了兄友弟恭、輔弼賢臣的姿態,更是讓皇帝萬分滿意。
點完胤祉以后,康熙又依次點上佟國維、工部尚書王掞幾人的名字,讓他們簡單說說為什么要請求復立皇太子,從各方面證明胤礽的復立是眾望所歸。
胤禩聽得膩歪,就皇帝現在的表現,好像廢太子的時候罵人家不法祖德、行事暴戾、生而克母的不是他一樣。
罵人的時候罵得痛快,現在又想要復立太子,說過的話都能吞回去。
要說能說心里話,胤禩一定會對康熙說汗阿瑪,你廢太子的時候很帥氣,但你現在拼命找理由想要復立的樣子,真的很狼狽。
胤禩的想法傳不到康熙的腦中。
議立太子這一番試探下來,結果和他預想的一樣完美。康熙心中滿是自得。
八旗議事的傳統雖還有傳承,但無論是宗室還是勛貴,都已經曉得了尊卑之理。皇子們都能安安分分地做賢王,日后為太子分憂、成為他的臂膀。
就連他的舅舅佟國維,月初的時候還上過密折,陳奏不宜順應那些保舉廢太子的人的意思,還應將“原定主意熟慮施行為善”。聽佟國維的勸諫之言,并不愿太子復立。
可是如今,知曉自己的圣意之后,舅舅還不是妥協了到底是母族的人貼心
眾人陳奏完畢,康熙愉快地下了結語“諸臣直言力薦,朕豈可孤行己意二阿哥狂疾漸愈,朕且不遽立他為太子,只是令眾臣知曉。眾臣可放心,此前廢立種種事,胤礽斷不會報復,也無仇怨之心,朕可力保。”
皇帝替胤礽做的擔保,除了太子死忠,就沒幾個人敢信的。
過去的事怎么可能一筆勾銷
況且胤礽的脾氣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所謂被胤禔鎮魘,不過是康熙給心愛的太子挽尊罷了。
胤礽的脾氣能完全改好,滿堂朝臣有幾個真信的
只是大家被皇帝金口玉言所說的議立太子涮了一回,此時見到皇帝的態度,又有什么不明白的
于是眾人唯唯。
胤禩回家去以后就抱著兒子稀罕了好久。哼,不就是親爹涮兒子玩嘛,他也有兒子,他還比親爹疼兒子,才不會做這種給兒子挖坑的事
康熙涮兒子和大臣玩,就為了通過眾人議立的方式扶持他的寶貝兒子胤礽上位,后續的具體經過弘旺不太了解。
對他爹來說,能避開二立太子時被皇帝厭棄的大坑,那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