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因為群臣保舉太子,廢太子胤礽依舊是“眾望所歸”,在走流程,群臣上疏請復立皇太子,被留中了兩回之后,康熙便讓欽天監敲定時間,在除夕封筆之前完成太子的復立。來年就是新年新氣象,舊事再不許重提。
太子這個胤禔咒詛事件的受害者都能廢而復立,何況胤禩這個在張明德相面事件里同樣被坑了倒霉蛋
不論事實如何,皇帝給自家兒子找補之下,十一月二十七日恩準敖漢多羅郡王垂穆普爾襲爵,二十八日就復了胤禩的貝勒爵。
至于沒過幾天,到了十二月份,另一個張明德相面事件里革爵的倒霉蛋普奇,被宗人府上奏說既然已被革退鎮國公,就應當將其所有的三佐領撤回,給予他的兄長鎮國公普貴,康熙一點沒要幫普奇也復爵的意思,那就另說了。
整個大清,在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月的重點,便是復立太子。
康熙催得急,太子本人對復立的事也很上心,但是復立太子的儀式哪是那么快就能準備好的
欽天監在那里費盡心力地算好日子,還得擔心皇帝本人親自用東方、西方的算法上陣,不同的算法用完后,看哪個日子更近用哪個。
外朝的禮部、內廷的內務府,都忙得要將一個人掰成兩個用。又因有各項花費要支取,戶部的人也累得頭暈眼花。
原本被撤了署理內務府之職的胤禩,就被安排到戶部辦差。
雖然只是臨時安排,卻說明皇帝于諸子中,依舊對胤禩別為看重。
胤禩忙起來以后,弘旺就沒怎么在正常休息時間看到過他。好在有可以參考的章程,偶爾見到,胤禩倒沒瘦太多。
胤礽是第二回冊立,有上一回的冊封流程可以參考,又因為廢而復立到底有些尷尬,在時間要求下,流程就簡化了許多。
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皇帝以復立胤礽為皇太子,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
十二月十四日,以大學士溫達、李光地等為使,持節授皇子胤礽冊寶,復立為皇太子。
還沒等胤礽高興呢,皇帝在同日就宣布了一個消息值此復立皇太子大慶之日,胤祉、胤禛、胤祺俱著封為親王,胤祐、胤禩、胤礻我俱封為郡王,胤禟、胤祹、胤禎俱封為貝子。
他老人家要大封諸子了
皇太子胤礽一口氣差點上不來。
皇父什么意思大喜的日子給他添堵從前只有胤禔、胤祉兩個郡王,現在直接三個親王、三個郡王封出來,生怕他的虎狼兄弟太安分
人類的悲喜并不相同。
皇太子嘔得要死,年都要過得不開心了,那邊新晉封的親王、郡王卻各個春風得意。
而這件事對弘旺的影響,就是他的抓周禮籌備規模更盛大了幾分。
插入書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