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整整的難民遍地,
到處都是,
數不勝數,再往里走,連樹皮都被人啃了個精光,百姓們易子而食都算是普遍。
喬老立即去詢問涼州刺史為何這么多難民,不說清楚,他定要奏給皇帝。
那涼州刺史才嚇得全盤托出,原來這些難民原本是徽州人士,是被趕過來的,人家徽州刺史早就得到消息上面會來人,所以做足了準備,還給了涼州刺史一大筆銀子,讓其先穩住難民,對外就宣稱難民已經全部消滅。
如此大案,就算涼州刺史求情,喬老也把兩個刺史勾結蒙蔽皇帝一事全部寫給了上頭,很快兩人被貶,他們也得到了嘉獎,上面便讓他們多多下去走訪,免得有人蒙蔽皇上。
幾次微服私訪下來,人人都曉得只要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只要找御史大人就行,于是督察院的案子開始越發的多,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發了過來,他不處理就是他的問題,人家還要告他。
他想要卸下這個職位,上面卻不允許,上面覺得他做的不錯,甚至希望他永遠呆在這個位置上。
所以當時他是舉步維艱,外人看著光鮮,實則夜夜都睡不好覺,生怕什么時候上頭的人覺得他無能,下面的人覺得他區別對待,兩項相加,他便死無葬身之地。
好在沒多久他祖母幫了他,守孝三年后,他的位置早有人做了,那人學著他微服私訪,結果被人賄賂,自己落了馬,也因為這人收賄賂,皇帝發現他給御史們的權力過大,所以一個個開始查家底,最后幾乎全員都貪贓枉法包庇同僚,只有他沒有,皇帝對他重重嘉獎,四十歲那年,送他入內閣,成為最年輕的進入內閣的大學士。
原本這是好事,可萬事怎么可能一帆風順,盛到極致,便要走下坡路。
先帝極為依仗他,什么都要他代為說話傳話,他也要幫先帝說出先帝不敢說的話,辦不敢辦的人和事,可期望越高,他能力卻還在遠處,死命去滿足,也做不到完美,先帝便漸漸又厭棄他。
當年他得罪過的官員們,瞅準了時機,立刻抱團栽贓污蔑他,硬是找到了漏洞,讓他妻子收了賄賂,其實也就是一個莊子,本來以為沒什么,結果那個莊子死了許多人,活下來的證人都說是他威逼利誘才搶走這個莊子的,總而言之,世上最黑的水,都潑在了他身上。
他據理力爭,先帝對他早無耐心,揮了揮手,把他的事情交給監察院辦。
他當年辦別人,如今別人辦他,成也監察院,敗也監察院。
他甚至做了四年牢,后來學生替他翻案,十年前才被禹王翻案,看他年紀大,也不想用他,但為了安慰,便給了他一個縣官,發配出長安了。
喬老說了許多,說道最后不過也只是想要告訴顧時惜一個道理“人不能太出頭,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啊顧大人。”
這邊顧媻在上課,另一邊孟三公子到了郊外營地,找好友謝二送別,那謝二一出來,便到處找小親戚,問“欸顧時惜那小子呢他成天念叨想我,我看是半點兒都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