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喪葬文化講究尤其的多,顧媻之前介紹給客戶的,最經典的便是老版紅樓中秦可卿的出殯畫面,他搜出來給客戶們看看,一邊看一邊講解。
雖然說每隔朝代的出殯文化不同,但古人對死這件事看得仿佛比生更重要,哪怕生前連塊兒肉都要吃不起了,死后卻講究風水,講究棺材,絕不能一卷席子裹了隨便一埋。
如今大魏朝的喪葬文化,顧媻親身體驗了一番,簡直是嘆為觀止,他發現大魏朝貴族里竟是人人到了一定年紀就給自己準備好了棺材。
有那些講究的大戶人家,從成年起就開始尋摸好的木材要給自己打個好棺材了。
好的木頭,千金難求,只要碰到了,也不嫌棄晦氣了,立馬就要拿下,然后打出來的棺材,每年要保養,要重新上色,還要有專門的人看管,因為甚至還發生過小偷把大戶人家的棺材給偷了的事情發生。
謝家乃揚州鼎鼎有名的侯府權貴,當家的老侯爺去世,別說是揚州刺史了,就連臨近的其他幾個州刺史還有各省的總督,就連八府巡撫都來了,眾人齊聚一堂,按照官職、遠近、親疏等關系挨個兒給高高躺在檀香制作的棺材里的老侯爺磕頭。
至于為什么是檀香而不是金絲楠木,這點顧媻也有些好奇,專門問了一下謝二,謝塵的回答絲毫不讓他意外“啊這是檀木的我也不曉得啊。”
“好的,我問別人。”你去別處玩兒吧。
之后顧媻問慕容豐,慕容府丞倒是很清楚,他說“金絲楠木雖然也昂貴,且不腐不壞,但不如檀香難得,且如今檀香只供皇室用,整個揚州,估計也就謝家能夠使用這種木頭制作的棺材了。”
“原來如此。”顧媻跟慕容府丞一邊說話,一邊在院子里幫謝二招呼來客。
因為要停靈七天,第七天的時候,才要送兩位謝家上人上路,所以這幾天侯府來往人員簡直堪稱二十一世紀故宮日流量。
好吧,顧媻夸張了,可他感覺哪怕比不上故宮,和去雍王府參觀的流量比肯定是只多不少。
他一個外親,尚且忙得不可開交,連喝口水的功夫都要跟十幾個來往的商賈、小吏、老侯爺的門生故舊、世子爺的同窗好友、老侯爺的遠親舊鄰、世子爺的筆友、老祖宗的娘家親戚、各色女眷、長安來的使者、邊城來的老者,全部一一打招呼點頭。
五天下來,顧媻感覺自己頸椎病都要犯了,半夜到底是忍不住跟謝二說了一聲,回了自己的府上,順便請這幾日一直陪著自己的林夢山還有李捕頭一塊兒吃飯。
三人原本只是小聚,未開席,門外舊傳來消息說是謝二爺過來了,顧媻好奇讓人進來,謝二循著香味就很不客氣坐下,顧媻笑著便說“下午便問你要不要來,你說忙走不開,這會兒怎么自己來了”
說話間,林縣令與李捕頭已然站起來畢恭畢敬的給未來侯爺行禮。
謝二很是瀟灑擺了擺手,坐下就先喝了口水,一臉無語地罵道“操他媽的三爺爺,就那
個成天帶著他兒子在祖父面前哭的那兩人,老子遲早收拾他們。”
怎么了”小顧導游八卦,一邊坐下又給謝二把茶水續上,一邊對身后的婢女們擺了擺手,讓他們可以上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