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了,哪里能不看呢。”
“你怎么想,女的做得對,還是男的做得對”
“那些臭男人當然說男的做得對咯。”
“對個屁啊,那錢留給自己的兒子出國留學不好嗎非得去給養女。”
“開工廠也不錯啊,等兩年,那個養女也能出國留學的。”
“我看啊,就是那個男人沒文化,又怕妻子壓他一頭,他才要搶走他妻子的錢。這樣一來,他的妻子就不能比他強大了,妻子就比他弱了。”
“所以說門當戶對還是很重要的,這種的,嘖嘖。”
“這也沒有辦法,那個時代,那個男的確實也是最好的選擇的。”
“是最好的選擇,這不,被人死死地壓著,別人就是挾恩圖報,她也就只能報答,沒有辦法啊,誰讓她曾經確實享受到了那么多好處。”
“女人也是可憐的,這都什么年代了,還要那樣。”
“男人就喜歡借錢出去,我家男人借錢出去,那些人還真是沒有還。借錢之前,你是他們的天王老子,借錢之后,你就他們的烏龜王八孫子。”
“我們女人不讓男人借錢也不行,阻止不了他們講義氣,都是我們女人的錯。”
“也不能全怪我們男人啊,我們借出去錢,也是兄弟實在需要啊。他們也有還錢的,不是每一個人都不還錢的。”
“哪里能只看一面呢,兄弟也有幫我。”
“不過把妻子所有的錢拿去給養女出國留學,這確實過分了。養女還能等大專讀完的嘛,沒有必要非得那么著急。”
“可不就是那樣,早年讓她去,她不去,非得在別人把事情都安排妥妥當當的時候,都有計劃的時候,她要出國留學。”
“這樣的養女,是祖宗吧”
“是不是男的祖宗,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那些人要那女的把養女當祖宗。”
“要是我女婿是這樣的人,我一腳就把他踹了,拿著一把刀都要追著他打。”
“你喜歡那樣的男的,你嫁給那樣的男的啊,你要那樣的女婿啊。”
聊那一篇文章的人太多了,有很多人還當作故事跟別人說,大街小巷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他們都覺得這一個故事太有趣了,他們要多看看,也要了解一下,要是不了解,都沒有辦法跟人聊天了。
原本看報紙的多是男子,但是到最后卻是很多女子在聊那些話題。
女人本身就是更愛聊這些家長里短的,她們的傳播能力還特別強。她們跟左右鄰居說,跟家里的丈夫、公婆說。
那些女人就是要家里的人知道,讓丈夫少借錢出去,讓丈夫多為自己的孩子考慮。沒瞧見么,那個故事的女方最后跟男主人公離婚了。
讓女人一味的付出,這是沒有天理的。
男女平等,憑什么男人就坐在那邊等吃等喝,就得女人辛辛苦苦做那些事情。
家里的男人要是敢反駁那些女人,那些女人就問他們你們是不是也想離婚
那一篇文章確實也讓一些女人敢于反抗,她們還真的去跟丈夫離婚了。
何曉雅不管這些,她知道的是這一篇文章確實爆火了,她還拿到了不少稿費。同一個城市的報社給她稿費,那些轉載她文章的報社也得給她稿費。
那些報紙想怎么轉載都可以,何曉雅早就在信里跟編輯說了,就跟以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