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還給何曉雅寫信,問她還有沒有新的文章。這個新筆名可是一炮而紅啊,多少人都在討論那一篇文章啊。
何曉雅當然還有準備第二彈,但是這個第二彈還是得等一等的,哪里能這么快呢。
別說那些尋常人家,就是譚家那樣的人家,他們也在討論這一件事情。譚母真真覺得這個故事寫得好啊,她也能感受到一些,畢竟她的丈夫也沒少借錢給別人,丈夫有時候還不用那些人還錢。
家里有錢的時候還好,家里沒有錢的時候,丈夫還得借錢給那些人,著實讓人氣憤。
“這一篇故事寫得好啊。”譚母還故意在飯桌上說,她還跟大兒媳婦說,“你覺得呢”
“很不錯。”譚大嫂當然說好,她看過那一篇文章,辦公室的很多人都在聊。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沒有說是男的好,還是女的好,看文章的人有各自的看法。
譚大嫂本身也是做文字工作的,單位的宣傳之類的也是她在做。他們的宣傳部長還說要轉發這一篇文章,讓大家都看看,很多人都很愛看啊。
明明那一篇文章也不是特別長,就是有這么多人看。
譚大嫂看了之后都覺得這個人的文筆真的好,活靈活現的。
“我們單位還打算轉發到內部的報紙。”譚大嫂道。
“那給作者稿費嗎”譚彥之問了一句。
“”譚母看向自己的二兒子,別人都在關心這一篇文章的內容,二兒子在關心稿費,“你寫的文章啊,你關心稿費不稿費的做什么”
“得有版權意識。”譚彥之道。
“我們單位有跟報社合作的。”譚大嫂笑著道,“轉發那些文章到內部報紙,也是有給版權費的。就是錢不多,畢竟我們也不是盈利的,印刷的也少。”
譚大嫂不禁想譚彥之是不是認識這個作者,否則,譚彥之哪里可能去關心稿費不稿費的。
譚彥之只知道何曉雅把錢給她姐姐投資工廠之后,何曉雅就沒有之前那么大方了。當然,何曉雅之前也沒有對譚彥之多大方,他就是感覺何曉雅自己過得有些摳摳搜搜的,讓他都要心疼了。
何曉雅把錢交給何美麗,這也不是秘密。
何美麗開工廠沒有錢,后面又買下工廠,這錢從哪里來的。何美麗沒有說錢全部從何曉雅來的,也說了讓妹妹占一股,別人都認為何曉雅把口袋都掏空了。
一個大學生哪里有那么多錢,必定是何曉雅的父母給她的錢,她自己能攢多少錢啊。
何父何母就是要幫襯何美麗,這才從何曉雅那邊轉一手。
別人是那么想的,但譚彥之知道是何曉雅自己出的錢,而不是何父何母出的錢。
“這個作者確實很不錯。”譚大嫂道,“寫的文章讓很多人都很喜歡。”
“寫文章就該這樣吧。”譚彥之唇角微微勾起,他的心情好。
得,不用說,譚彥之一定認識那個作者。
“很少人能到達這個地步的。”譚母道,她還踹了丈夫一腳,丈夫說一句話。
“是很強。”譚父點頭,他看了文章,他無法完全站在男方那一邊。
男方要幫襯死去戰友的女兒,這是對的。但是男方幫得過多了,他們夫妻本來就已經把好的都緊著養女了,也讓養女上學了,到后面,養女突然想出國留學,男方就去偷女方的錢,這不對。
男的自己沒有能力,而是要靠女方,這就是男子的錯。
譚父也有戰友戰死,但是他們也不是這樣養著戰友的孩子,家里沒有錢就過得緊巴一點,也不能過分委屈自己的孩子。他們幫著戰友的孩子,差不多就可以,過了,那也會養廢戰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