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那些追蹤百里守約的人與獸,追上百里守約,讓他們糾纏百里守約,最終讓狼首追上,完成狼首交待的任務,這是成吉思汗最終的目的。
不說他可以殺傷百里守約,即使可以,成吉思汗也不會做出這樣子的選擇。他早已經習慣了藏拙,隱藏住自己的真正實力,真正殺招。
叢林中,那些造成諸多部族中族人打獵身亡的,并非是那一些兇獸,反而是一些微不足道,不會去注意,看出來弱小的小東西。這些小東西,藏拙,將獠牙,致命的一切隱藏在無害的外表下。真正需要的時候才會發動致命一擊。
等到明白過來的時候,人也就死了。
至于說蠻荒中諸多致命的小東西之類的,之所以引起注意,還是一次又一次的慘烈的教訓,最終被人明白了底細之后,傷亡才逐漸的變少了。在這之前。卻有不知道多少的人的性命,埋葬在蠻荒叢林之中。
長城是遠一些的敵人,攻不下長城,對于蒙部,以及他的影響并不大。那些食物,稍微麻煩一些,從其他小部族里面掠奪我就罷了。至于說女人,其他享樂的玩意兒,生存都有問題,連享樂的心思都不會有,更別提將這想法落于實處。
他一直以來,真正的敵人,近在眼前的敵人,無非是狼首的蠻族,以及荒的荒族。荒族稍遠,蠻族更近,比起蠻族來說,荒族并不會去欺壓其他小的部族,可以不做考慮。
蠻族,那才是真正的威脅。尤其當蠻族的首領更替之后,狼首踩著原來首領的尸體上位,便注定了他面前的道路會是一條尸骨之路。
蠻荒中的規矩自然如此,新舊交替,往往充斥著血與火,總有人要死去,要付出代價。不管是誰上位,掀起的都會是更新一輪的風波,畏懼總是要用更多人的血肉,更多的尸骨,來鑄就的。
不管強大,亦或是弱小,都有著相對應的罪。
無法強大,強大到推翻一切,那就必須要盤著,隱藏住所有的猙獰。表達出一點威脅,那就會面臨滅頂之災。
初生牛犢不怕虎,成吉思汗從那些長城以東到來的商人們口中聽到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以及背后的典故。
初生的牛犢不怕虎,但終究會被老虎給殺死,哪怕對于老虎來說并于威脅,卻踐踏到了老虎的驕傲,那么必然付出代價。
太過弱小,在蠻荒之中,無須狼首,也會有其他的人,其它的部族來消滅你。人不會,這蠻荒叢林都會,自然的將你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