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東都多佛,明華裳在洛陽長大,去過的佛寺沒有一百也有五十,對此實在輕車熟路,“謝謝二兄提醒,那我回去了。”
明華章一身素色衣衫站在雪松下,清雋的宛如要融入背景中“好。”
明華裳走后,鎮國公稀罕道“你們兄妹出了趟門,倒親密許多。”
明華章還注視著路,直到看不見明華裳的背影了才收回視線“以前是我太疏忽她了。父親說得沒錯,她確實是個很好的小娘子。”
宮廷中如何暗流涌動,外人不得而知,百姓卻歡欣鼓舞迎接著春天。二月,冰雪消融,柳條悄悄抽出新芽,滿街都是柔嫩的綠。明老夫人挑了個好日子,帶著兒媳、孫女們,浩浩蕩蕩出門,前往崇業坊菩提寺。
李唐皇族崇道,女皇上位后崇佛,所以洛陽內道觀、佛寺都很興盛。
明華裳對道和佛都沒什么興趣,但寺廟不只是拜佛上香的,寺里免費收容讀書人,有些還辦有學堂、醫館,因此寺中文人畫家往來頻繁,寺廟墻壁本身就是詩畫的傳播舞臺。如果對文學不感興趣,寺廟周圍還有廟會、集市甚至戲園,非常熱鬧。
對明華裳這類小娘子而言,陪長輩出門上香,就等于出門游玩。
明老夫人對佛祖十分虔誠,但小娘子們就沒有那么深刻的信仰了。明老夫人看到姑娘們在蒲墊上左顧右盼,如坐針氈,心里明白她們坐不住,便開口道“我這里不用你們陪著,出去自己走走吧。”
明華裳和明妁露出顯而易見的雀躍,明妤一向標榜孝女,道“讓妹妹們出去吧,我陪祖母念經。”
明華裳笑容僵住,明妁更是狠狠瞪了明妤一眼。明老夫人半眄著眼睛,老神在在道“不用。強留你們,人在心也不在,對佛祖不誠心,不如不拜。今日天氣好,許多人來菩提寺踏青,你們也出去散散心,認認人,別走遠了就行。”
明妤嘴唇動了動,終于不再裝了。明華裳長舒一口氣,趕緊給明老夫人行禮“多謝祖母。”
她們三姐妹把面和心不和表演到極致,等親親熱熱出了佛堂后,就像不認識一樣,彼此撇過臉,各走各路,沒一會就看不到人影了。
明華裳也樂得自在,帶著如意在菩提寺中賞花。明老夫人說得沒錯,今日菩提寺來客甚眾,權貴、名流紛至沓來,處處可見吟詩的文人。有人興致來了,提筆就在寺院墻上作詩,周圍無論讀書人還是百姓,都能停下來點評兩句。
明華裳在文學上雖然是個半吊子,卻很喜歡這種氛圍,她也帶著如意去墻邊看熱鬧。作詩的文人剛寫完,就有其他人上去斗詩,觀眾對著墻上的詩作點評。有人覺得前一首好,有人覺得后一首好,最后觀眾都變成兩撥,相互爭辯起來。
明華裳看熱鬧看得津津有味,正喧鬧時,外面忽然傳來一道驚恐的聲音“救命啊,鬧鬼了”
熱烈的氣氛一滯,明華裳也跟著回頭,好奇地看著后方。
一個仆從模樣的人沖進菩提寺,被門檻絆得摔了一跤,他像感覺不到痛一樣爬起來,跌跌撞撞往正殿跑“方丈,我家主人有請,勞煩您去隗宅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