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也聽不太明白,“這啥情況”
白蘇回了一句“濕熱入體,外出不暢。”
說白了就是體內濕熱,但又不能及時排除濕氣,以至于出現濕疹或疔皰。
馬月聽著怪擔心的“那好治嗎”
白蘇說道“不難,濕在外表,透一透就好了。”
如果濕熱深入了五臟六腑,調理起來倒更難。
白蘇說著開了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以宣肺解毒、祛濕熱為主,另外還開了外洗的苦參湯,“最近十天都用苦參湯熬水洗澡,另外飲食注意別吃生冷和發物。”
何信拿了藥方去抓藥,因為經常抓藥,對抓多少藥心底都有數,一般大人一把抓,小孩三指捻,稱出來基本上差不多。
“瞧著有點少。”馬月看抓出來的一包藥一抓就抓完了。
“這些藥的藥效好,用不了多少。”何信解釋了一句,師爺囤藥都要看品相的,像一些批發商拿出來的被大藥廠炒過的藥渣都是不要的,只要藥性最足的品種,因此之前師爺為了囤藥材才壓了那么多錢進去。
王婆婆忽然想了起來,白家的藥吃兩副就見效了,不像其他地方吃了副還沒有很明顯的大變化,“白家藥效是好的。”但價格也不算貴,還比不上去醫院檢查花的錢多。
馬月很少來買藥,只有丈夫腰椎盤突出才來買了一千五百塊錢的膏藥,效果確實好,現在不貼了也不疼,每天下班回來精神還好得像頭牛。
“白蘇,你開這個藥能治蕁麻疹嗎”又一中年女人湊過來,“我女兒在外地上班,最近打電話說老起風團,癢得無心不寧,去醫院檢查說是過敏性蕁麻疹,吃了藥壓下一些,但沒多久又起了,難受得很。”
“不是單純過敏性的是可以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這個藥方不止可以治濕疹、蕁麻疹,還可以治痤瘡、溢脂性皮炎,不過不能自己瞎配藥,要把脈后按照情況來開藥。”白蘇沒說的是這個藥方還對發熱水腫類的腎炎和黃疸有效,不過要辯證后才能對癥下藥。
那人問道“能抄我個方子嗎我讓我女兒去藥房買藥。”
這藥方出自傷寒論,白蘇并沒有霸占的意思“你可以找大夫問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這個藥方主治濕熱原因引起的,具體用量找大夫幫忙看看再買。”
“多謝了。”對方記下后就急忙告訴女兒,讓她拿著藥方去藥店問問。
天色漸暗,月朗星疏。
飯后散步的人都逐漸回了家,醫館門前冷清下來。
王婆婆留了下來,不太贊同地看著白蘇,“你怎么把藥方告訴他們了藥方很珍貴的,應該讓他們來醫館里找你把脈開藥才對。”
“這些藥方醫書上都有的,不算什么秘方。”白蘇用的都是眾所周知的藥方,至于藥王谷的秘方,除了止疼膏,其他暫時都沒拿出來。
“那也應該好好藏著,大家都知道了誰還來找你看病啊。”王婆婆語重心長地說道。
“其實我就是希望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大家用了有效,才會相信我們,愿意繼續找我們看病。”白蘇話里的我們,代表的是所有醫者。
越有效,越認可,如此中醫才能傳承下去。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