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說是要好生考慮一番,但一拖再拖還是沒有決心。
于是這改革文武百官上奏內容字數的建議就又不了了之。
說好聽點就是萬事都三思而后行,但說難聽點就是優柔寡斷當斷不斷。
朱由校這個天子說白了就心軟耳根子軟,而且還性情較為散漫,什么事情都可以得過且過。
大概是因為年少喪母,又不得先帝的喜愛所導致的顧前顧后不敢為人先。
這是朱由校性格的缺陷,也最終會導致他人生的不幸。
不過雖然朱由校這個天子并未接受過皇太子、皇太孫或藩王級別的皇室教育,但他也算不上是“文盲皇帝”。
至少聽話這一點還是很讓桃夭滿意的。
耳根子軟容易被旁人挑撥離間,但也容易被她說動。
雖說不上是多么圣明的天子,但至少比很多皇帝比如宋朝皇帝都要好上很多。
桃夭已經將要臨盆生產,這時候她也沒有再拒絕家中長姐想要來宮中看望照顧她的事情,待終于見到了許久不曾見面的長姐,她實在是忍不住想要落淚。
張嫣為了桃夭這個妹妹,可算是又跟很多經驗豐富的產婆學習了諸多女子生產的知識,也是這些學習使得她意識到世間女子生產到底是多么兇險的一件事
于是張嫣默默就有了一個志向,那就是如同曾經懸壺濟世的大明女醫談允賢1一般,為世間女子治病救命。
說起談允賢,桃夭也略顯感興趣,交談一番后又談起西漢義妁、晉代鮑姑、宋代張小娘子,這都是歷史上極為著名的女醫。
“長姐你有這一大志向,我自然就是支持的。只談女醫是因為祖傳家學便是這個,而且她少時得到祖父母指點講解,誦習難經脈經等醫籍,揣摩醫理,漸通醫學。長姐若是想要真切幫助到她人,怕是還要吃很多苦頭了。”
望著妹妹的擔憂,張嫣卻不覺得有什么。
“其實有你支持著,那我就已然比很多女子都要幸運得多畢竟世間女子實在是太苦了,若是我能為她們做些什么,那就是極好的事情,也不枉費我這一生來人間走一遭。”
張嫣這般說完,又提起談允賢名醫的生平事跡這可是她翻閱了大量書籍才得以知曉,當真是讓她感到喜悅。
原來談允賢婚后得血氣等疾,
延醫治,
每先自診,以驗其言,用藥亦必手自揀擇,斟酌取舍,子女患疾,亦自行診視。
后來她的祖母臨終之時,將平素經驗方及制藥器具悉數授之,遂正式懸壺濟世,每奏奇效。女眷患疾,多絡繹求治,便逐漸名聞于時。
“尤其是談名醫五十歲時,將祖傳醫術參以己驗,撰成女醫雜言一卷,那必然是救世救人的良藥”
話說到這里,桃夭也差不多明白長姐的意思“原來長姐是想要我來幫忙,我還以為長姐就是單純進宮來看我的呢”
如此一言,倒是讓張嫣感到有些羞愧,但她也是有理由的“我聽聞談女醫所著成的女醫雜言共收載病案三十一例,是極為珍貴的個人醫案,而且此書主要記載的是婦科病案,其中涉及各種女子常患諸證,并記載了其對灸法嫻熟動用,更是極其少見的專科醫案書。所以我才想著讓皇后娘娘你幫忙”
桃夭假作怒瞥一眼長姐“這里又沒有旁人,長姐何故與我這般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