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皇后這一番殺人誅心之言,皇帝朱由校立即就將李維新罷免了總兵之職,并提拔秦良玉為總兵,統領三軍,與孫承宗等各地將領一同抗擊后金。
隨后還專門下詔文武大臣必須以禮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桃夭更是以皇后之名寫一篇賦文來稱贊秦良玉巾幗英雄,不讓須眉,更是以唐朝平陽昭公主、樊梨花將軍和“四娘子”
楊妙真來比之秦良玉將軍。
這篇賦文用詞華美,對仗工整且朗朗上口,而且又來之不凡,一時之間便傳頌各地,讓張皇后之文采和秦良玉將軍之忠心英勇家喻戶曉。
這個消息傳到秦良玉耳中時,簡直就是不要太受寵若驚,不僅對皇后娘娘好感倍增,還對大明王朝更加的忠心耿耿。
天啟五年五月十八日,朱由校在一眾宮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戲耍,皇后因為要與其長姐見面,而太子則是要跟著他的皇叔朱由檢一起看書,于是僅有皇帝一人前往。
這幾年的日子甚是風平浪靜,大概是因為日子過得十分舒心,不僅皇帝忘記離水遠一點,皇后也忘了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事情。
本來一切都好好的,但不知侍奉在皇帝身邊的太監說了些什么,突然舒舒服服待在
在橋北淺水處大船上飲酒的皇帝,就堅持要與王體乾及兩名親信小太監去深水處泛小舟蕩漾。
結果還沒有泛舟玩樂多久,一陣狂風刮過,掀翻了小船,使得船上所有人都不幸跌入水中,所有人都差點被淹死。
雖然皇帝被人及時救起,但經過這次落水驚嚇,卻落下了病根,多方醫治無效,身體每況愈下。
皇后為此震怒,直接將那些不顧皇帝安危的一眾太監給處置了,隨后就開始日日關系皇帝的飲食起居。
但在桃夭不曾留意的時候,尚書霍維華背地里不知受何人指點,突然就瞞著皇后娘娘給皇帝進獻了一種名為“靈露飲”的“仙藥”。
因其味道清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飲用,以致得了腫脹病,逐漸渾身水腫,最終臥床不起。
桃夭只是擅長制毒和用毒,她每次給皇帝把脈都是顯示并未有中毒跡象,這實在是讓桃夭感到頭疼。
尤其是看著朱由校身上日漸縮減的氣運,她就感到事情要糟糕了。
在這種情況下,桃夭之前已經連續提過很多次的廢除女子纏足一事也不再提起,朝中大事小事也是暫由信王朱由檢代為處理,盡量讓身體每況愈下的皇帝能夠靜心修養。
但朱由校的情況還是遲遲不見好轉,便是曾廣貼皇榜招攬天下名醫,也始終不見起色。
皇帝這邊出了事糟了難,遼東那邊也不曾消停過。
天啟六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后金軍進攻寧遠,明朝總兵官秦良玉、寧前道參政袁崇煥固守寧遠。
秦良玉和袁崇煥臨危不懼,召集諸將議戰守,決定采取堅壁清野之策,組織全城軍民共同守城。
不久明軍用紅衣大炮擊敗了努爾哈赤,此為“寧遠大捷”。
同年一月,袁崇煥被任為僉都御史,專理遼東軍務,鎮守寧遠,秦良玉則是被晉升為遼東巡撫。
但到了五月,在北京王恭廠一帶突然發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災變,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
一聲巨響,狂風驟起,天昏地暗,人畜,樹木,磚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隨風落下,數萬房屋盡為齏粉,死傷兩萬余人,讓人心驚膽顫,觸目驚心。
災后,男女盡皆裸體,衣物首飾器皿全都飄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繕圍墻的三千工匠盡皆跌下腳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啟皇帝躲在龍書案下才幸免于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