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掌權者是男是女,確實就是給百姓不一樣的安全感,尤其是對于占據人口一半的女子,在她們心里,便是歷史上最為賢德圣明的君王,那都是比不過她們的女帝陛下。
因為那些被史書所贊揚的明君,從來都不曾看到過女子的艱難處境。他們不會在意她們纏足的痛苦,他們不會在意她們被吃絕戶和被覆上貞潔枷鎖的苦難,他們更不會在意她們一生再如何輝煌都只能被尊稱為夫姓,連自己的名字都無法留于青史的不甘
但她們所尊敬的女帝陛下卻是都看到了,并為她們爭取各種利益,讓她們不用纏足,也不用遵循三從四德,更不用做什么都冠以夫姓,都只能是被叫做某某夫人。
放在以前,全天下的女子都不敢想她們有一日,也能光明正大的去學堂讀書,然后不管是科舉取仕還是去交往經商,都不必被女子的身份而束縛。
讓她們讀書,教她們武藝,給她們盡可能多的改變命運的機會。
她們是自由且強大的,這是陛下花費十余年時間告訴天下女子的事實。
而更讓天下女子安心的是,女帝的繼任者依舊是女子,儲君是皇太女,這無疑是一件更加讓所有女子振奮的事情。
為了保證皇太女殿下的正統,陛下和君后所生的第二個孩子,直接就是隨君后姓張,還被封為明王,這是從根本上斷絕了皇子當儲君,甚至是當皇帝的可能。
或許會有腐儒在背后議論紛紛罵罵咧咧,但對于大多數女子而言,這實在是一件大幸事。
解決完前朝的殘余勢力后,女帝很快就開始南征,直接出師平福建,取廣東和云南。明武五年十月,武軍大勝,天下自唐朝滅亡之后,南北再一次歸于大一統。
而大一統之后,就得把那個一向最會小人得志趁火打劫的倭國給打亡國了,接著就是把金礦銀礦都給搬回來,用以天下民生。
二十年后,
不管是歸附的蒙古人,
還有曾經的外邦番人,在經過與漢人的長期交流交往后,逐漸融入了民族大一統當中,成為中華民族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百姓的幸福并不是靠春秋筆法能寫出來的,幸福就像是咳嗽,藏不住也無需遮掩。當越來越多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時,他們對武朝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甚至還要多于任何的前朝政權。
天下歸心,盛世繁華。
這個讓無數后世人魂牽夢縈的明武盛世,終究還是帶著無止盡的希望踏月而來。
天下三分盛世景,二分是武一分唐。
神州多年星移轉,我獨相思憶女皇。
這是武朝中期文學家馮夢龍于十月十日憶明武一文中所寫的詩句,其中思念武朝盛世的濃厚情感生動躍然,只可惜當時在位的皇帝卻是極為平庸。
曾經讓無數人懷念的盛武終究還是成了過去,但強者的落幕總是轟轟烈烈的,便是瀕臨死亡也要將周圍虎視眈眈的逆臣叛將和蠻夷小國給全部干翻,而后還給下一個盛世締造條件。
強秦雄漢盛唐富宋悍元大武中華,大之一字,便將武朝疆域之廣思想之明盛世之美,盡數概括。
站著誕生的大武王朝,最后也是站著死亡的。
猶如曾經的大唐盛世。
事情真的很古怪。
張無忌已經躺在這張龍床上發呆許久,但沒有任何一個宮人膽敢去勸,畢竟君后脾氣時好時壞還很容易因為陛下的事情發怒,這都是皇宮里的常態。
但其實今日的張無忌還真在生氣,因為他真的就是很單純的在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