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張無忌這提早好幾個月就回來,還沒跟她打過招呼的情況,桃夭瞬間就明白這人是擔心她提前知道會找理由跑路。
只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她現在可是有保命符的
面對張無忌看過來的如狼似虎的幽暗眼神,桃夭一句話就能讓他乖乖聽話。
“我懷孕了。”
因為能提早回來陪伴新婚妻子,還打算討巧賣慘一番讓愛妻多心疼自己的張無忌“”
但已經迫不及待要看夫君破防神色的桃夭卻是面露一個不懷好意的笑容,拉著張無忌的手就放在自己肚子那里,擲地有聲道“夫君你沒聽錯,你要當爹了”
面對愛妻接下來的問詢,張無忌那就是大腦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應當如何反應。
“我們要當爹娘了夫君,你高興不高興,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呢”
桃夭看著張無忌茫然又可憐的神情,那就是逗弄之心瞬起,甚至還開始細數養孩子的一百種辦法,還有應該給孩子起什么名字。
張無忌十分認真的聽著,心里那股因為一月有余見不到妻子的焦灼情緒已經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即將為人父的喜悅和激動。
“我都想好了,這第一個孩子就跟我姓,也是我取名字,那第二個孩子就跟你姓,同樣是由你取名字。夫君你覺得這個安排如何呢”
張無忌一回神,看著被他抱在懷里的妻子,那神采飛揚的笑容就是他想要守護終身的,于是他便如此道“孩子是夫人你辛苦所生,就算兩個孩子都跟夫人你姓,我也是沒有半分異議。”
桃夭聞言就睨了張無忌一眼,知道這人確實是在說心里話,嘀咕一句他就會說甜言蜜語,而且還是張口就來,根本不考慮后果。
不過這都不是現在的重點,“不管這孩子是男是女,總之以后就是我們明武朝的儲君。”
桃夭早就想好了新朝的國號,就定武朝,還可以再把“明”一字放前面,到時百姓可以稱呼武朝,也可以稱呼明武朝,也算是給明教的一個恩典。
這個事情在武當和明教這人內部都是說清楚的,無人反對,故而就是這樣定了下來。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宋青梧在泰山稱帝,并寫文直斥宋朝皇帝多出昏君,并為泰山正名,立國號為武,建元明武,大赦天下。
至正二十八年元月初一即明武二年,明武帝宋青梧生下嫡長女宋至敏,并立為皇太女。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武軍攻克大都,元帝倉皇北逃,但未成功,只得率眾多蒙古貴族投降,武帝大喜,下詔封元帝為安順公,蒙元朝廷在中原的九十八年統治就此結束。
因為元帝都未能北逃,而是為了保命選擇歸順新朝,于是那些原本還在各處頑固抵抗的元朝殘余勢力,也因此而躊躇徘徊回去繼續放牧是不可能的,畢竟中原實在是繁華迷人眼,他們真的不想回去再過苦日子。
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當反抗最為厲害的汝陽王一脈也歸順新朝女帝,而是跟元順帝一樣待遇還不錯,再加上武朝女帝的大力招安和對待前朝蒙古人的政策很是不錯,于是所有識時務的蒙古勢力都紛紛選擇歸順。
主要是歸順之后也沒有什么差別對待,還能站著把飯給吃了,那自然就不會再選擇打打殺殺,還要跟個喪家之犬一般被到處攆來攆去。
女帝對待蒙古人的政策是漢蒙不分家,共為一家親。同時用盡手段使其漢化,并嚴令不許漢人擅自殺戮蒙古人和色目人,還下詔讓天下人都復衣冠如唐制,禁止胡服、胡語和胡姓名,還準許漢蒙之間通婚。
而且對于貧苦家庭還有定期的救助金,至于那些失去雙親的孤兒,不分漢蒙,皆由育善堂收養,孩子的衣食住行和讀書識字皆有朝廷負責撥款撫養。
還有下詔嚴令禁止女子纏足,并鼓勵和支持寡婦再嫁,還準許獨立女戶,國策定為重農不抑商,國朝風氣因此大為開明。
也正因如此,在武朝招撫政策的號召和影響下,大批的故元將臣及家眷得以歸附武朝,并效忠于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