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原本我也是除非有事,否則晚上回公寓,最晚也不會超過八點。我在外旅游的時候,也不愛出門。
記得我們二月底周末的時候,赫德森太太說要去郊外玩并且過夜。他們晚上去酒吧,就我一個在旅館房間等他們回來,也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好玩的,就覺得沒有人的旅館房間才叫人感到舒坦。夏洛克會稍微早一點回來,可華生和赫德森太太是社交型達人,很愛和周圍人當朋友,就會玩得比較晚。
總的來說,對我來說,就算不能夜宿在莫里亞蒂家,本來也沒有什么關系。
我本來就是為了學術研究的。
在這段時間,總的來說是從一月底到接近三月底的時間里,小行星力學也順利校對結束。盡管我在這個過程中所做的事情并不算多,但在這段時間里,我接觸到了許多之前未涉及的數論和思想。這為我了豐富的學習經驗和新的啟示,對我接下來在大三和研究生階段的學業幫助極大。
我后期學更深的數學理論時,反應得很快,掌握得也非常快。
這就是所謂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吧。
然而,令我非常失望的是,教授似乎沒有意愿立刻發表小行星力學,也沒有對我說是否有后續的情況。我覺得應該還是有的,因為我在官網上看到教授組建起來的博導小組還沒有散,就是沒有加入我而已。
我也不知道我做錯什么了。
可能是覺得我英語太爛了。
也可能是覺得我救了路易斯,不能麻煩我做這些事吧。
他原本還想著推著我那篇論文發表。我一開始覺得太麻煩教授了,就不打算參與發表。不過,聽說這里有八萬英鎊的獎金后,我的態度迅速還是變得積極起來。
畢竟這可是華生的小寶寶的奶粉錢和衣服玩具的錢。
苦大人,也不能苦了孩子。
不過,領獎的具體時間會是更為遙遠的事情。
起碼不是這學期的事情了。
再說說,積分賽,它已經進入了激烈的半決賽階段,而美國主辦方為前四名的團隊發來了誠摯的邀請函,將比賽的舞臺設在了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這一決定在往年顯得獨具特色,因為往常很少有機會讓海外學生團隊親臨美國參與比賽。
根據盧西安的介紹,這一變化是由主辦方本次大手筆的投資所驅動的。
為了確保參賽學生團隊在美國的參賽之旅暢通無阻,主辦方不僅了激動人心的比賽機會,更為他們了全方位的支持。這包括全程包括航班和住宿的安排,幫助學生們專注于比賽,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實力。
這次比賽的全球范圍內的參與,以及主辦方為學生團隊的全方位支持,將極大地推動科學和技術的創新。這也為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團隊搭建了一個共同競技、相互學習的橋梁,進
一步促進了國際間的學術合作和交流。這次積分賽無疑將成為一次難忘的全球學術盛宴。
比賽時間在四月初,剛好是我們這邊復活節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