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他人指我」
221b公寓客廳里。
華生不了解我的興奮點。
我一說到結婚這個話題,華生談話的熱情就淡了不少。我一時間也想不明白他怎么他狀態變了。
可我還是很開心,正要繼續說。
華生抬手先讓我稍安勿躁,把我安撫下來,連忙說道“蘭尼,你不要急讓我先想想。我還沒有下決心是否要跟她說話。”
這讓我一下子困惑了。
為什么連是否要和她說話還沒有做好準備呢
華生這樣退縮的態度,跟剛才一副下一秒隨時都要展望未來生活的興奮,判若兩人。
我仔細想了想,設身處地地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我很快就懂了他的緊張。
華生很可能是偶然間和對方相遇,一見傾心,可他還沒有任何心理準備。要是被認為是怪人,怎么辦我一般也不會隨便和陌生人搭話。華生的這些想法讓他變得很緊張,畏手畏腳,反而不敢太主動和對方搭訕。
我非常懂
也有解決方案
憑借多年為人處事的經驗,我深刻認識到情緒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緩解的。
許多人容易因為對心理預設風險的過度擔憂而感到崩潰,而我正是這一類型的人。我常常發現自己傾向于把普通的事情看得比可能發生的一切都更為嚴重。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無論最終事態如何發展,我都能夠以最冷靜的態度面對,這成為我情緒管理的一項優勢。
我喜歡把結果控制在自己手上,這樣會讓我更有安全感一些。
我想了想,說道“如果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沒,那我們也可以先從其他地方了解對方的態度。”
既然「主動說話」這件事已經帶給華生壓力的話,那就先做點手頭上能做的。
“我們也可以跟周圍的人打聽一下對方的背景,像是家庭狀況和婚姻狀態,平常的活動地點,興趣喜好等。”
雖然我本人知道最后結局一定是能成的,但是表面工程還是要做足的。我不能用一副我什么都知道了的態度去面對華生現在遇到的困難,這會顯得我沒有把他的煩惱放在心上一樣。
我繼續解釋為什么要這么做,“要是對方是結婚了,我們去打擾對方,就實在太冒犯了。”
我很認真地和華生說明我們行動的合理性,“如果一切沒問題,我們也可以早點就投其所好,給對方最好的相處體驗。彼此之間相處的氛圍愉快的話,我相信華生先生和那位女士肯定能成的。”
我也不知道瑪麗屬于哪種類型的女生,會喜歡哪種相處模式。在我印象中,歐美女孩都很大膽直接。三次約會就可以定基本的結果了。而在神夏里面,華生和瑪麗從認識到結婚也并沒有超過半年的時間。
這么一算,入秋的時候,華生和瑪麗說不定就已經辦了訂婚宴,圣誕節前后準備結婚。年初他
們很可能就會有個新年寶寶,這發展簡直跟加了倍速器似的,進展飛快。
這完全就是新生活了。
我是不是現在就該開始幫忙物色新屋子華生的存款夠不夠付
還是,現在是不是應該開始想辦法建221b的第三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