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行人呆在露臺上。
這里視野很好,小區內的園林燈火一應收入眼底,人工湖中心建造了噴泉,很漂亮。
其實下午大家都已經吃得夠多了,但是呢好不容易褚辭來一次,不可能都呆在客廳玩手機讓時間流逝。
褚燕拿出了自己收藏的紅酒,并招呼老公備好做燒烤的食材。雖然不太搭配,但是講究那么多干嘛。
“你姐家伙食真好。”何玉軒悄悄在褚辭耳邊嘟囔,從進入這個門起,他的肚子就沒空過,真是熱情啊。
褚辭也不太熟,但是也是相當認同地點點頭。
不說別的,就燒烤架各種設備,褚燕家應有盡有,一看就知道平時就很注重生活情調。
這當然讓褚辭稍微有點目瞪口呆,畢竟少爺常年不著家,基本吃外食,自住的別墅對他來說和酒店沒有任何區別。
“以后等我畢業了,我也在家自己做飯。”何玉軒又道。
他前世也是沒怎么進過廚房的,想吃家里面的飯了就去同小區的爸媽家串門蹭飯,還有經紀人陳姐,基本都在一起。
穿過來當然是孤獨了很多,原主父母在老家雙雙都是公務員,都快退休了,自然不可能有大變動。
他的未來也還沒著落,不過何玉軒覺得自己經營一個小家也還不錯。
“行,到時候我幫你。”褚辭想當然地回答,何玉軒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
在他們此刻的認知里,以后都在京海并且關系這樣,串門肯定是常事了。
哪怕褚燕是思想開明的年輕的姐姐,也逃不過拉家長里短。
不是別的意思,只是一種關心,畢竟弟弟帶了好朋友回家來,他們什么都不問顯得也太冷漠了。
“玉軒你是京海人嗎”褚燕一邊烤肉,好不容易坐會兒,便問。
褚辭也接過幾串過來自覺地烤起來。
“不是,我是回安縣的,南方的一個小縣城,估計燕姐沒聽過。”
“哦哦,這樣,完全聽不出有口音。”何玉軒的普通話太標準了,像是練過播音腔一樣,沒有任何方言殘留的味道,所以褚燕才這么問。
“那你上大學過來還蠻遠的呀,只有暑假寒假能回家了。”
何玉軒點頭“可能暑假不一定回家吧。”大學四年,他總得好好努力規劃一下,不然畢業季會很迷茫。
“行,以后沒事就和小辭一起過來姐姐家玩,他來不來也沒事,你到時候給我發消息就行。”褚燕開玩笑道。
說著拿出手機打開微信二維碼,就要和何玉軒加個好友。
何玉軒也立刻掃了“好嘞姐。”他當然不會沒禮貌地天天往人家里湊,但是嘴上是接住褚燕的熱情的。
褚辭瞥了他姐一眼,沒吭聲,就知道這話是故意說給他聽的,在點他呢。
“那你鋼琴是不是從小學的,彈得真好。”褚燕又感嘆道。
褚家兩姐弟都不是什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簡直和其他人心里被富養長大的二代完全不一樣。褚燕只對哲學、文學類感興趣,別的一概沒碰過,褚辭也是從小就不愛上什么補習班,只有升學是硬性標準。
“沒有沒有,是小時候開始學的,從小對樂器比較感興趣。”何玉軒半真半假地答。
原主沒有,但他確實是。
褚辭也通過對話了解到了關于對方他沒見過的一面。
“那你和小辭是怎么認識的呀我很好奇。”
因為什么契機呢也不是褚燕傲慢,只是確實看起來兩個人身處的環境不像很容易能認識的,說白了她比較好奇是不是弟弟見色起意,主動認識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