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道菜,是圖南特別準備的下飯神器酸辣雞雜。
清洗干凈的雞雜先改刀,切成片狀,雞雜種類繁多,雞肝、雞心、雞腸,雞胗,都是美味,只是處理起來頗為麻煩,好在各位廚娘都很有耐心,處理得很干凈。
圖南將切好的雞雜片再次用清水洗干凈,然后冷水下鍋,加入酒液去腥,雞雜好吃,但腥味很重,所以很考驗功力,即便是圖南也不能掉以輕心。
如今,殷王宮那些釀酒的匠人已經在籌謀著如何做料酒了,只是還需要時間,圖南現在便只能用白酒,少放一點,用來去腥。
眾人自從看到圖南用了那樣多的鹽來做菜,這時候看到她用金貴的酒液來做這道菜,倒是一點都不吃驚了呢。
看著吃得興致勃勃的諸位鹽工和眾多小崽崽,各位廚娘到底是忍住了,沒和他們說這頓飯的花費到底有多么令人咂舌,畢竟圣女說了,今兒個過節高興就好
雞雜冷水入鍋,水開之后,再煮一分鐘就能撈出來,不然口感會變硬,不夠脆,沖洗干凈雞雜表面留下來的浮沫,進一步去除腥味,再用手把水分攥干,以便能夠更好地入味,之后,加入鹽、辣醬、辣椒面,攪拌拌均勻后,稍微腌制一會兒。
這時候要準備配菜。
首先要的是小米辣和泡椒,這次的泡椒選用的是黃色的泡椒,和鮮紅熱烈的小米辣能夠有色彩的呼應,為了去腥,也為了提味,辣椒和泡椒的量放得很足,幾乎要占到全部材料的三分之一。
而酸豆角也是酸辣雞雜必備的調料。
酸豆角是豇豆腌制之后的產物,因為各地腌制技法不同,有些地方的酸豆角會發臭,但更多的是單一且濃郁的酸香,圖南更喜歡后者。
豇豆原產地并非殷商,但在殷商卻早有栽培。胖大娘喜歡鼓搗新菜色,竟還腌制出了酸豆角。胖大娘拿著蘑菇醬來的時候,還帶上了一壇酸豆角,看看圖南能不能用上,這壇子酸豆角發酵得很好,一開壇,濃郁的酸香直教人忍不住分泌口水。
這壇子酸豆角,也正是圖南選擇做酸辣雞雜的原因。
酸豆角切好后,留在一旁備用。
熱鍋放油,加入姜蒜、切好的小米辣和泡椒,將香味炒出來之后,放入雞雜,讓濃郁的酸辣滋味融進雞雜之中,這時,再倒入酸豆角和蔥白,大火翻炒,使得酸豆角的酸香充分釋放,然后加入鹽來提味,一點點的蜂蜜來提鮮,同時,也能稍微中和掉一點辣味,最后,加入青翠的蔥葉,炒至斷生,即可出鍋。
四道菜吃完,眾人恍惚覺得自己快飽了。
可這酸辣雞雜上菜的時候,聞這這酸酸辣辣的滋味,眾人的胃竟然又一次饑渴難耐了起來,只覺得味在叫囂著要吃下這盤菜而口水也忍不住瘋狂分泌
眾人飽什么飽我餓我還能吃
也是怪了,圖南炒出來的菜,就像是帶著勾人心弦的魔力似的,讓人忍不住整個心神都被牽動,情緒跟著菜色走,聞著香味,就已然走不動道兒了。
這道酸辣雞雜最適合配著白米飯吃,但如今稻米金貴,白米飯更是難得,圖南便準備的是粟米飯。
眾人學著小子受的吃飯方式,舀上一勺子酸辣雞雜,放在粟米飯上,圖南的油放得多,整道菜都顯得油潤潤的,豐腴動人,那油脂慢慢地滲透到粟米飯里,叫這粟米飯也顯得活色生香了起來。
用筷子夾上一大口的粟米飯,伴著粟米飯上酸香爽脆的豆角、滋味各異但都酸辣迷人口感爽脆的雞雜,間或嘗到一點小米辣和泡椒的滋味,極致的酸爽直沖天靈感,但口水卻忍不住越來越多。
油潤潤、酸辣辣的雞雜,伴著粟米飯一齊吃下去,只覺得整個人都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