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這才吃起來,這一次就沒忍住多吃了一些。
王春花煮了滿滿當當一鍋子的紅薯飯,他們家米飯也早就沒了,這些還是趙建國為了招待知青特意弄來的。
趙云清抬頭去看三位知青,見他們吃得頭也不抬,暗道看來這時候城里頭也不好過。
趙媛媛趴在他耳邊嘀咕“弟弟你瞧,看來城里也吃不到肉。”
兩人想到一塊兒去了。
結果一轉頭,趙云清見自己碗里頭多了一塊肉。
“小弟弟,你也吃。”是孫明給他夾的。
趙云清捧著碗,對他露出笑容“大哥哥也吃,多吃點。”
孫明點了點頭,看著更高興了。
吃完飯,孫明一抬頭,還沒說話就打了個嗝,頓時羞的滿臉通紅。
孫志比弟弟臉皮厚,笑著說“哎呦,今天可算吃痛快了,大隊長你們是不知道,現在城里頭米面豬肉都是有數的,還得限量供應,有票有錢都買不到。”
“北京也缺肉吃啊”王春花驚訝的問。
“缺,怎么不缺了,每次肉站開門大家伙兒都得半夜去排隊,晚一點就沒了。”
王春花第一次知道這個,便說“我還以為城里人每個月有供應糧,吃喝不愁。”
“供應糧是有,但也就是餓不死。”孫志笑著說了句。
要不然怎么有這么多知青被下鄉,說的好聽是支援農村,說得難聽不就是養不起了。
人一下放,糧食關系就轉到了地方上,糧食壓力也就轉嫁下來了。
趙建國也知道這些,沒讓妻子繼續問,笑著說“你們的糧食關系都轉到大隊上了,每個人每年有補貼,不過現在還沒發下來,等有了通知你們自己去公社領,平時主要還得靠公分換糧食。”
“具體的等以后慢慢說,你們先休息一天,明天還得考試,徐老師,還得麻煩你熬夜出個卷子。”
徐老頭自然答應。
三位知青坐了坐,就趕緊起身告辭了。
走出大門,孫明就忍不住說了句“酸菜燉肉可真好吃。”
“吃爽了吧,可惜是野豬肉。”孫志嘆氣。
張萱萱奇怪的問“野豬肉怎么了,我吃著也挺好的。”
孫志解釋“吃是好吃,但你想為啥是野豬肉,那是因為大隊里頭打到野豬才有肉吃,但野豬可不是那么好打的,咱們以后想吃肉也難。”
一聽這話,張萱萱頓時有些失望。
孫明安慰道“能吃這一頓就夠不錯了,哪能想天天吃。”
孫志也笑“也是,咱回去好好休息,明天還得考試呢。”
等回到倉庫,孫志就拉著弟弟教訓“明天你可得好好考,當老師肯定比下地干活輕松多了,別因為對面是個小姑娘就讓著她,咱公平競爭。”
“哥,你想啥呢,我又不是那么高尚的人。”
“不是最好。”
孫志又說“趙大隊長人不錯,咱們以后多跟他親近親近,萬一出事也有個照應。”
孫明一聽緊張起來“咱倆的身份會被發現嗎”
“應該不會,我是說咱倆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跟大隊長交好總沒錯。”
孫明松了口氣,又說“大隊長是挺好的,他們夫妻熱情淳樸,幾個孩子也乖巧懂事,尤其是小兒子,長得可真好,比咱大院的都強。”
“今天回來的路上我想抱著他來著,可惜他總靠著張萱萱。”
孫志聽了直搖頭,他弟這顏控的習慣到底啥時候才能改一改。
趙家里頭,趙家夫妻也在討論幾個知青。
王春花一邊縫衣服,一邊說“我瞧著三個知青都是好性子,張知青還幫忙收拾碗筷,是個勤快的,我還真怕來了三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
“那不能,都是提前看過資料的。”
這就是他愿意第一個接受知青插隊的條件。
趙建國也對三位知青滿意,點頭說“現在看這是挺好,知道分寸,眼里也有活,孫家兄弟還有點門路,知道不少事兒。”
“建國,你說他們要在這兒插隊幾年,我瞧他們年紀都不小了,干兩年就得回去結婚了吧”王春花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