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國直搖頭“怕是懸,前幾年到農場插隊的那些知青,可一個都沒回去。”
“那怎么辦,他們到底是城里頭,難不成在咱們大隊結婚生孩子這生了孩子戶口算在哪兒”
趙建國只說“那都多遠之后的事情了,現在操心著做什么,再等等吧,指不定過兩年政策就變了。”
“也是,我也不操這個心。”
不過這事兒倒是給趙建國提了個醒,這知青都是男男女女的年輕人,現在人少還好,但按照陳書記的意思以后還有。
這要是人多了,難免鬧出些事情來,他還得想個辦法解決。
隔壁,趙媛媛趴在趙云清耳邊嘀咕“弟弟,你為啥想去上學,你不知道上學很辛苦嗎”
趙云清義正言詞“二姐,學習雖然辛苦,但有用。”
“有啥用,不能吃不能喝的。”趙媛媛并不想上學。
趙云清怕她向著厭學的道路一去不復返,勸說道“雖然不能吃,不能喝,但能讓咱們有吃的,有喝的。”
“你想啊,咱們大隊今年的稻子為啥長得那么好”
趙媛媛立刻回答“因為尿素唄。”
“那尿素咋來的”
“陳書記給的。”
趙娟娟在里頭回答“日本進口的。”
趙妙妙插嘴“咱爸要來的。”
因為徐老頭要在徐家住一晚,隔壁隔成了兩個屋,趙妙妙被送到了這頭。
趙云清解釋“是科學家制造出來的,要是他們不努力學習,哪里有這個能力制造尿素。”
趙媛媛哦了一聲。
“我懂了,弟弟,你的意思是好好學習,以后為國家制造尿素,這樣家家戶戶都能用上尿素,咱們就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趙媛媛躺下去想了想,決定道“那好吧,我就勉勉強強學一學。”
趙云清覺得哪里不對,但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他們幾個都是一覺到天亮,劉家兄妹卻輾轉反側,因為蹲點了大半天,他們都沒找到機會,跟姓徐的金大腿搭上話。
第二天,趙家人還沒起,劉家兄妹就偷摸出門,打算找機會抱大腿。
劉家媳婦起身一看,人都跑沒影了,頓時更生氣。
“這一天天的往外跑,心里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家,一整天不干正事兒,也不知道在折騰什么。”
劉紅新聽見她的抱怨,開口道“我就說不該寵著他們,十歲的人了,早該下地干活了。”
“我這不是怕他們小時候干狠了傷了身體。”劉家媳婦舍不得。
劉紅新卻說“整天亂跑也不是事兒。”
“不是說小學要開了嗎,到時候把五一送去讀書吧”劉家媳婦提議。
劉紅新點了點頭“識幾個字也好,最好板一板他的性子。”
“到時候就讓十一跟著我干活,再不然在家做做家務也是好的,免得她一個女孩子到處亂跑,像什么樣子。”
趙建國提前跟社員們說過,因為是幾個大隊聯合自辦的小學,只要是他們生產隊的孩子,學費全面,只要交八毛錢的雜費,主要是書本費。
小學老師的人員迅速定了下來,徐老頭出了一晚上的卷子,他以前在學校也管出卷子,倒是熟練。
第二天,在趙建國和社員們的監督下,三位知青在曬谷場考試。
孫明毫不意外的拿了個第一,直接跟其他兩人拉開二十分,成了小學的兩位老師之一。
小學馬上開始招生的消息很快傳開來,對于讀書,社員們反應不一。
大多數社員覺得一學期八毛錢不貴,咬咬牙送孩子去讀書,識字后要是能考上初中高中,到時候指不定能進城當工人。
雖然現在高喊工農兵一家人,可在老百姓樸素的觀念里,城里人吃供應糧,工人們拿工資,就是比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輕松。
也有人舍不得這八毛錢,覺得讀書沒啥用,以后反正要種地,識字也不會多拿工分。
別人家要不要送孩子讀書,趙建國不管,反正他家都要去。
哪想到還沒正式報名,因為讀書的事兒,大隊里頭倒是鬧了好幾場。,,